距离源赖州离去,转眼已经过去两个时辰。
天色渐晚,华灯初上。
如花端坐李府正东方的一座高耸钟楼上,从这里可以俯视整座李府,一旦哪里出现险情,他便可以第一时间冲过去救援。
安然危坐于巨大的金钟之下,四周呼啸的晚风吹得他僧袍呼呼作响,如花缓缓闭目,感受晚风拂过僧袍,拂过身躯,拂过筋肉,拂过心灵……从外到内,一片宁静。
如花向来不是一个愿意禅坐下来、照见内心禅机的修行者,孟源筠曾经取笑,说他这辈子都无法做到照见五蕴皆空,感受不到内心的宁静,也许在武学上大有作为,但在佛法上,却成不了大德行的高僧。
但叶子却常说,如花也许真的成不了大德行的高僧,但却未必不能成为一名觉悟的高僧。
如花不懂,当年师尊曾经说过,人无法一蹴而就地立地成佛,必须一心向善,勤勤拂拭,保持一颗真心的无上真性。
什么导人向善、弘扬佛法,如花完全做不到,至于一遍一遍地打坐参禅,念诵佛经,又万万坚持不下来,时间一长,就连他自己也觉得自己与佛无缘。而佛法上的停滞,也终于开始影响武学上的进步。
已经有两年时间了,如花的境界都不曾再进一步,归虚镜第三重天,已经是他凭借自己超凡的身体条件能够达到的武学极限,如果想要再往上走一步,心境上若无顿悟,将就此停滞不前。
如花为此一直焦虑不安,脾气也变得更加暴躁,尤其最近一段时间,敌方针对他们的高手越来越厉害,自己却因为无能,为不能帮上众人的忙而内疚,情绪日渐低落,但在低落中,整个人变得萎靡不振,于是克忠于佛法,念诵佛经,却难得地找到了宁静。
此心一发,如花却意外发现自己久久未曾进步的境界,出现了一丝松动。
“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如花捻着佛珠,念到这句时内心不由得一颤,“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一直以来,自己所求的都是如何能够放手厮杀,求个痛快,但此番内疚,却是由利他而来,小处看,除一恶,可助兄弟,从大处讲,除一恶,可救万人。
小缘觉寺秉承的是小乘佛教,求的是自我修行,可证罗汉果,而大乘佛教则多了一颗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发得菩提心,再行菩萨道,得证菩萨果,佛果。
如花一直以来,难以自我修行,却也不懂得求道、化生,如今为了帮助兄弟,心境竟然产生了利他心,看似可笑,但却由此令其顿悟,由小善觉悟到了大善,也就是菩提心,突然明白了自己所追求的杀道,也是佛道。
杀人为恶,杀恶为善!
“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阿弥陀佛,贫僧懂了!”
此念一通,如花静坐的身躯猛地一震,体内罡气倏然爆发出来,如同火山喷发,暴烈异常,竟然将他盘膝而坐的身躯冲至半空,头顶硕大金钟被罡气击中,发出“当”的一声鸣响。
“阿弥陀佛!”
如花一声佛号,钟声悠扬,身体内外原本暴烈的罡气倏然一静,罡气锐利棱角顿时变得圆融,由向外发散,变成了自我凝聚。
大和尚身外护身罡气,再不似之前那样暴烈激发,而是变得如同圆融的光团,将他缓缓托浮在半空之中,整个人漂浮离地,罡气却是自我圆转,未曾有一丝一毫的消耗,达到了一种罕见的平衡。
一颗佛心,澄明寂静,是为佛家“大定之境”。
便于此时,钟楼之外传来一声吼叫:“咄!申屠镇岳出来送死!”
如花双眼缓缓睁开,双目之中的神色现出从未有过的宁静,缓步移至钟楼边缘,目光之内,李府宽阔的广场之上,不动明王、降三世明王、军荼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