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李邦彦致仕(2 / 2)

更不言,是陛下终不得闻宰相大臣之过也。宰相大臣天子不之知,何以论天下之治哉!又况陛下当即位之初,以论相择人为先,不可不谨。此举愿陛下断而行之,实为天下幸甚!”

其实,李邦彦早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已不适合继续担任宰相之职。两天前,他曾上书宋钦宗乞请致仕。

他在奏书中说,上皇退位,将江山社稷交付陛下,自己被委以重任,曾发誓要殚精竭虑,“身屡濒死,有所不避”。可是,自己的努力与心血,却一再遭到误解,以至于“今譊譊之徒,扇惑群听,喧竞仓卒,白黑不分”。

他辩解说,“臣之所急,存宗社、安君上、惜生灵而已,何敢为身谋?”然而,人们却不理解,不断进行诋毁,认为自己是奸贼。现在,“众听未孚,铄金可畏,不知引避,何以厌服斯民之心?”

当日,宋钦宗权衡利弊,最终接受了陈公辅的谏言,免去李邦彦、王孝迪和蔡懋在朝廷的职务。李邦彦外任邓州知州,王孝迪担任醴泉观使,蔡懋去往大名府任府尹。

李邦彦请求补足其守孝的时间,宣和五年他父亲去世时,他只守孝两个月就被朝廷召回,根据丁忧守丧制度,他应该守孝三年。宋钦宗准奏,命他前去提举亳州明道宫。

李邦彦虽然是“浪子宰相”,但宋钦宗对他怀有好感,因为宋钦宗在当太子期间,以及禅位之初,曾得到过他很大的帮助。现在迫于舆论压力,宋钦宗不得不让他下台。为了给他挽回一点颜面,宋钦宗专门下达了一份手诏:“太宰李邦彦任政府累年,屡形忧国爱民之议,以至惜名器,抑冗滥,献纳非一。朕在东宫时,熟闻嘉誉,册立之际,备罄忠诚。金人犯阙,其所建明,惟知利社稷抚军民为急,朕一一施行。众志未能遍谕,乃作弗靖,鼓唱流言,反与前日异议,元恶之人,忽生怨愤,实骇予听。已依所乞宫祠,播告中外,咸信勿疑。”

<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