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靖康之难(五十七)(1 / 2)

这天中午,景王赵杞与谢克家离开金营回城。他们高举着一面黄旗,旗上写着“两国通和”四个大字。踏着路上厚厚的积雪,他们从东大门朝阳门即新宋门步行入城。走到内城丽景门时,城门尚关着。他们向守门人员通报情况后,就在旁边的城隍庙里一边休息一边等候。不久,城门打开,守门人员还给他们牵来了马,请他们骑马上朝。有四名金使,与他们同行。

宋钦宗与何栗、孙傅等大臣都在祥曦殿里,等着听取情况汇报。大殿里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在心里猜测景王与谢克家可能带回来什么消息。大家都觉得凶多吉少,但没人肯说出来。

宋钦宗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回来了,更没想到金人竟然没将景王扣留在军中。金人的做法有些反常,与从前截然不同,不知他们有什么目的?宋钦宗心里忐忑不安。

不一会儿,景王与谢克家入殿。他们向宋钦宗汇报说:“昨夜,臣初见粘罕与斡离不时,他们就径直出示文告,说在破城之前,就已下达命令:若城破日,不许杀掠。粘罕还特别强调,他们领兵过皇家寝陵时,也曾时常警告官兵,不准有纤毫侵犯。粘罕还说,若是你们破城,不知你们能否做到不杀人?”

听了这些话,宋钦宗心里很茫然。这些话是什么意思?是要继续攻城,还是想撤兵?什么条件下撤围?什么时候撤围?这些核心问题一个也没提起,这让宋钦宗心里仍然没底,仍把握不准宗翰与宗望的意图。

此时,宗翰与宗望正站在南熏门城楼上观察城内情况。他们已派萧庆去找李若水,打算放李若水回城给宋朝皇帝传话。

李若水当初与冯澥一起出使宗翰,被宗翰扣留在军中。冯澥已在城破前被宗翰放回。

萧庆找到李若水说道:“你们皇帝派景王前来请命,请命书上犹有御宝,料想城中尚未大乱。国相要你去见他,很可能是令你入城。”

李若水匆匆来到南熏门城楼,宗翰对他说道:“京城已破,你可立即归报皇帝,告诉他,勿要出逃,五百里内皆吾兵也。且请处置内事,恐防内乱。”接着,宗翰又补充道:“可令何相公来议事。”

李若水从南熏门下来,直接入城。他来到祥曦殿时,谢克家已汇报完情况,宋钦宗与众大臣一个个正愁眉苦脸,苦思对策。

宋钦宗抬头一见李若水走来,失声而惊叫道:“卿元来也,大事如何?”

李若水于是将宗翰所言如实奏报,并安慰宋钦宗说道:“金人只想得到两河之地,别无他事。”

宋钦宗于是决定,任命何栗与济王赵栩为请命使,派他们再次出使宗翰军中。何栗闻言惶惧失色,急忙推辞,不敢前去。宋钦宗坚持一定要让他去,何栗迟迟不答。这事就这样一直拖着,久久不能决断。

李若水见状大怒,朝着何栗开口大骂:“致国家如此,皆尔辈误事!今社稷倾危,尔辈万死,何足塞责!”何栗不得已只好答应。

对于出使金军,何栗心里有些恐慌。出发时,他因腿脚不停颤抖而上不去马,左右随从只好将他扶上马。他们一路往北,从朱雀门出城。路上,何栗因为手颤抖拿不住马鞭,马鞭竟三次坠地。

傍晚时,何栗与济王赵栩来到了西南郊青城。经过金军三次搜身,他们才到达中军大帐,即西路金军司令部。沿途卫士众多,刀枪林立,守备森严。

何栗一走进大帐,就伏地请死。宗翰神色严峻,端坐在一张大木桌之后,厉声问道:“南朝拒和主战,谁为之谋?”

何栗回答道:“是我主战。”何栗这时候已经豁上了,他觉得大不了就是一死而已。他这样一想,心里反倒坦然起来,浑身也不再颤抖了。一个人如果真能将生死置之度外,那还有什么可以惧怕的呢?

宗翰问道:“汝有何学术,与我战耶?”

何栗回答道:“我无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