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少年也有愁(3 / 3)

烟火江湖 一念生百态 3765 字 2020-05-30

少年也渐渐失去了刚刚出村时候的那种新奇感,逐渐变得安静下来,好在群山环绕,风景确实宜人。

路一嘴里叼着一片竹叶,斜靠在货物上,身体随着马车的起伏而摇晃。

边上同样姿势的路小波突然开口问道:

“这样都走了六天了,怎么连一个人都没有碰到。”

听到两人聊天,路一文也从前面探出一个脑袋。

“你今年多大了?”

路小波不知道路一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迟疑了一下才回答道:

“十五啊。”

感觉不保险又特意加了一句。

“和你一样大啊!”

“那你长这么大了有没有在村子里看到过外人?”

路小波摇了摇头,还真是,从小到大,就没有见过一个外人。

“所以啊,你真笨,这里看不到人才正常啊,五爷爷不是说了吗?还得走两三天才一半的路呢。”

入冬后的白天很短,天慢慢黑了下来,晚风送来阵阵凉意,路五叔找到一处背风的石崖决定晚上在这里宿营。

搭建灶台,收集柴火,打水喂马等事情三个少年这几天已经轻车熟路,不用吩咐就各自分工下去,不一会儿枯枝捡拾回来了足够烧一晚上,路一文也手脚麻利的用石块堆砌了一个简易的灶台。

路五叔和小鱼儿仔细检查了一遍车上的货物,然后生火做饭,带得有很多干粮,只需要炖一锅咸鱼汤就可以对付一顿。

甘冽的山泉水炖出来的鱼汤,味道很好。

已经入冬,夜间的山林寒意很重,路五叔年纪大了,吃完饭大家就让他进车厢休息。

小鱼儿往火堆里丢了两根枯枝,火势大了几分,上面吊着的一个水壶正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碳灰边上煨着七八个山药蛋儿,已经快熟了,有一股淡淡的香气传了出来。

三个人都缠着小鱼儿讲故事,因为他讲的故事最好听,无论是出海打鱼还是村里的鸡毛蒜皮。

几个人一边吃着滚烫的烤山药蛋儿,一边听着故事,不时传出一阵笑声。

路一突然有点思念娘亲,他从兜里摸出一片竹叶,放在嘴边吹了起来,他喜欢竹叶的清香,况且还能用它吹曲儿,所以他的兜里永远都留着那么几张。

曲调婉转,是路渔教的,应该是江南道那边的民谣。

一时之间第一次出门的另外两个少年也是双手抱膝,随着曲子的声音,思绪却早就飘回了渔村那一栋一栋温暖的木屋。

荒山寂寂,火堆,少年,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