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进货(2 / 3)

回到82年 葡萄糖.QD 3841 字 2022-01-23

但是咱们老话说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屯子里物产丰富呀,动物皮毛,山珍腊肉,家家户户都能囤着一些。这些东西在城里都是紧俏货,也不沉重,只要往城里一运,那就能换钱换票。”

底下的人听完以后,叽叽喳喳的议论着。

村里的会计对着陈志超和王明问道:“镇上的工人都是拿工资的,定时定点的一起上班、下班,集体化的劳作,石灰、砖厂产量也稳定,当然人家看着体面也干净。咱这山货,虽说在城里是稀罕物件,但是产量不稳定,不能集体化经营啊?”

陈志超说道:“咱们大学里面有农业大学、已经分配到县里做农业技术员,咱们大山里面可以搞养殖、而且散养、圈养都可以。养猪、养鸡、养兔子甚至养貂......

前期的猪苗、鸡苗、兔子这些我们给大家投钱去买,厂子我们出钱、大家出力盖起来。

再请农业大学的大学老师和学生给咱们指导,种苜蓿之类的做动物饲料。

咱们跟着学,用不了多长时间咱们就能把养殖搞得有声有色。”

王明想着几十年后屯子里,最挣钱的是农家乐和养殖厂,散养在山上的猪是出名的。

镇上离车站h县里都很近。即便是以后火车提速了很多次,这个车站在印象里也保留了一站。

产出和运输问题解决了,其次就剩下了销路。

王明拿着居委会单位证明信和陈志超哥哥从警察局开的证明信。还有农大的介绍信,直接给了老支书。

前两封信还好弄,农大的信可是托了不少人,辗转着找到他们单位,拿着支援农村的生产名义,人家才半推半就的盖了章。县里的技术员看到这东西,也确实当一回事了。答应养殖场改好,那么动物种苗购买和养殖教学就包到了他身上。

老支书眯着眼睛仔仔细细的看着,对着王明说道。

“两个好娃娃,这是好事,村里带头干了,带着大家一块过好日子。”

村里人传着看了一遍,都觉得可以,毕竟不用自己出钱。

老支书是村里的定海神针,在镇上县里也能说得上话。

在老支书的支持下,俩人很快的就把镇上、县里的手续办了下来。怎么也是集体经营,师出有名。

有了官方默许,很快王明和陈志超吧山里的特产收到货,四里八乡特产的价格便宜的让王明有点觉得自己心黑了,主动涨了涨价格。

老支书知道这事逢人就夸:“王明这孩子做买卖不让咱吃亏,咱可不能占人家便宜。以前送镇上多少钱,给王明就要多少钱,不准多要。”

镇上根本消耗不完山里的特产,以前运输也很困难,供过于求,所以山里的特产价格,就显得特别的吃亏了。

王明粗粗算了一下,加上运输费,人工费,转手就能赚个两三倍。

他只是出钱在是车站旁边盖了几个库房。雇佣村里的几个人在那里盘点储存、办理运货。

王明实在不忍心,又临时给村里孤寡老人买了一堆的东西,托付村支书给发一下。

走的那天,几乎是全村携老带幼的人在村口送他俩。看着眼前那些清澈和朴实不舍的眼神,俩人心里难受极了。

俩人擦着脸上的涌出的泪,一步一回头的开始自己的回城之旅。

在火车上陈志超要平摊他给孤寡老人买东西的费用,王明很干脆的拒绝了。

陈志超听着王明算账,目瞪口呆,这走一趟山货比他十几年工资挣得还多。

改革开放刚开始,稍微做点买卖,几年之后就能轻而易举成为万元户,十万元户。

只不过,这个时代的人经历过越穷越光荣的口号,有钱这件事,让他们选择了低调。

俩人刚下火车站,找人帮忙卸完货,趁着说话的空隙,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