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钊铭是林家子孙,系香江名门望族,林家宗族庞大,产业民国时期已经遍布整个南洋,包括印泥、港、澳、台。
宗族之间相互帮助,形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林钊铭就是根据祖辈留的人脉和资本,在错综复杂的香江崛起,产业涉及金融、酒店、服装行业。
林浩诚和王明相谈甚欢,林家在内地设厂听从的是王明的建议,挣到了不少钱。
王明粤语并不流利,林家人为了迁就他都说的国语。
林浩诚说道:“王明,这次到香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可以帮助的?”
“想开设一家香江公司,在这里找人托管持有。这件事情要劳烦浩诚兄了。”王明没有隐瞒
林钊铭道“你是想用港资的名义投资内地,还是个人想到香江发展?”
看来老爷子心思很通透,一下就能猜出王明的目的。
王明想了想道:“两方面的因素都有,我本人不会搬迁到香江,但是香江是国际化大都市,开设分公司可以搜集世界的商业信息和趋势。”
林钊铭和王明的合作的皮草签订的是10年的独家协议,所以林钊铭并不担心王明是想换人合作,看来是王明想利用投资到香江生活,甚至发展,毕竟此时香江跟现在的内对对比显得如此繁荣。
林浩诚觉得完全可以帮助一下王明,从制衣业得到了很大的利润,直接得益于他的建议。
40年代国共战争,人口南迁,纺织业人才的入港,加上资金和交通的便利,香港纺织业经济趁机发展。再加上二战后,日苯纺织业遭到重创,香江纺织业和制衣产业一枝独秀,纺织业带动制衣业,香江制衣由转口旅港变为工业生产出口的重要性城市。
纺织业和制衣业引领本港趋向工业化,而成衣产品亦一直在本港商品出口中占首席位置,自60代起,制衣业已是香港出口收益最大的工业,占本地产品出口总额30以上。
60年代之后,情况变得更为复杂,因为大英和老美开始担心,来自香江以及当时工业已复苏的日苯的进口产品会导致本国纺织厂破产。在美国肯尼迪主政时期,各地贸易保护主义兴起,老美政府推出了一项将一直持续到2005年的配额制。
中国人是最懂得变通的,到七十年代,香江由纺织中心成为亚太区内着名的成衣采购中心,就是吸引到大批生产简单货式的订单,也极力吸引到小量高价成衣的定单,这种变通方式跟内地的来料加工差不多。
此时香江是世界上最大的成衣出口地区。
谁占据了香江制衣业,谁就在香江始终有一席之地。
“王明,明天你到鸿基银行,我给你介绍几个财务和律师,帮你注册代理你的业务。”林浩诚道
林家人态度爽快,王明谦虚有礼,晚宴气氛尽兴,9点多王明才回到了酒店。
林家书房内林钊铭说道:“你怎么看王明这个人。”
林浩诚道:“看着为人诚恳朴实,态度不卑不亢,眼光按照您说的看得还算长远?”
林钊铭道:“你认为他为什么到香江开一间公司,还找人代持?”
“父亲,这可能是商人的天性吧,狡兔三窟,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毕竟香江的经商环境要宽松的多,可以给自己留一条退路。”林浩诚
林钊铭:“你能想到这点已经很不错了,王明经商头脑灵活,而且他了解我们林家的优势,能够巧妙地建议我们投资的方向。
这次投资,我们既赚取了利益,也得到了政府的好感。
王明他很相信内地的发展,我观察过,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这样的人很少给自己留后路。
你一定找人查一下,他在香江期间究竟在干什么?凭他和我们林家已经有的情面,如果纯商业的事情,多给他点方便。如果是其他的事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