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不要订)白骨精(2 / 4)

不是念几句佛理就可以的。善良不是无是非,白骨夫人可怜吗?可怜,但必须消灭她;善良不是慷他人之慨,他不能一路依靠孙悟空,度人的事情只有他自己来。

也就是在电影最后,唐僧以身度妖,让我想到佛祖割肉饲鹰的故事,真正的善,不是假惺惺的让孙悟空放人,而是牺牲自己成全别人。

他说:小僧想好了,一世不消,我度一世。十世不消,我度十世。此刻唐僧终于在外貌和内心都想着一位很著名的佛教人物靠拢了——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菩萨最著名的一句话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你可以说这是执,是妄,因为人间的罪恶不可能消尽。然而,正式在这句话中我们感到了佛的大爱,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度,一种为了理想殉道的热烈,这一刻,唐僧悟了。

这一悟,是以往所有《西游记》原著和改编作品从未涉及过的,它一下子升华了唐僧的形象,让结局变得分外出人意料:三打白骨精的最后一打,孙悟空把唐僧打死了,仅仅是这个结尾,就足够我给这个电影一个好评。

影片还重点探讨了唐僧和孙悟空之间的师徒关系。有趣的是本片是所有《西游记》衍生作品中唯一指出一个显而易见但被人无视的事实的:孙悟空比唐僧大,不是大几岁,是大几百年!

在取经队伍中,恰恰作为师傅的唐僧,是整个队伍里年龄最小的,和他的徒弟相比,他就是个没断奶的娃娃!

电影中孙悟空对唐僧的态度发生了几次变化,从最开始的轻视、不屑到中间被唐僧的关怀打动,再收到白骨精几次的挑拨离间和唐僧的几次驱逐,最终感化孙悟空的不是观音的劝解,不是妖精被打死唐僧自觉冤枉悟空选择赔罪,不是孙悟空屈服于“出家人不得杀生”的戒律,而是孙悟空臣服于唐僧“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人格,所以有了“十万八千里,老孙等你回来。

一世不来,老孙等你一世,十世不来,老孙也等十世”,在这里,唐僧和孙悟空之间师徒的关系终于被固化了,导致这一结果的不是头上的紧箍,而是内心的心悦诚服。

一个改编好不好只要看有没有强行插入爱情线,这一部没有(上一部狐猴恋满屏尴尬),且剧情改编方面比较满意,有惊喜。而且有多处致敬老版西游记的地方,比如白骨精第一次杀人吸血,在86版里面的特效就是一根发光的线,这里变得更为丰富吓人,最后老版主题曲一响成功收尾。

有的细节也看得出心思,比如小伙伴提醒我白骨精成精就是半来自块骸骨,成功解释了最后大ss为什么只有半身骨架。

改编有的点很耐人寻味:

比如孙悟空大部分时候叫唐僧是“小和尚”而不是“师父”,直到后期才真正心甘情愿叫出师父。

唐僧大部分对悟空的称呼是尊驾,对自己的自称则是小僧而不是为师。这里看得出唐僧作为一个年轻人独自西行的勇敢和畏惧,面对强大过自己还年长过自己却被安排做自己徒弟的悟空有一份谦恭,还有就是一路上的不断成长,更为人性接地气的唐三藏,而不是一开始就将自己标榜为精神领袖然而面对妖怪只懂逃跑的矛盾化角色。

白骨精的离间不单纯利用肉体凡胎的善心和障眼法,而是抓住孙悟空的一个点“金刚箍”,以此为条件诱惑孙悟空,而且同时画面切给一个耍猴人,这让孙悟空不得不产生怀疑。(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部分)

“人都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这句出自唐僧,悟空,白骨精都深谙这点,并贯穿他们师徒矛盾始终。

唐僧不是一个被拯救的对象而是主动承担度化责任的英雄,最后舍生取义,让我有剧透的冲动(原来孙悟空打死的不是白骨精而是……!)

然而不满意也都是有的,沙僧你真的要把这些“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复述一遍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