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青螺肥。
她所居的青螺镇,河边溪里有种当地特有的螺。壳青亮,个头大,人们将它起名青螺。
然而青螺镇最有名的却是镇中养的鸡鸭等禽类,用富含多种营养的青螺投喂,因而养的肉嫩味鲜,常被运往各地销卖。
当地人不食青螺,认为螺肉带有一股土腥味,很是难吃。
而用青螺镇命名,则是当年的县令认为用禽畜名很是不雅。青螺嘛,好歹有个“青”字沾点风雅,青螺两字一连,还颇有些野趣!于是这镇名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其实螺并不难吃,只是这里的人不会处理。
李玉情不禁想起了从前吃过的爆炒田螺,辛辣的香气扑鼻直入,刺激的人味蕾顿开。
咸香劲道的螺肉微微弹牙,螺肉的味道,有着海鲜的鲜嫩,略捎一点腥,宛若带着记忆,恰到好处的让人想起静水深流,螺半掩在泥土中,任水流冲在壳上的画面。
一颗一颗嘬着,先吸出里面的汤汁,再吃螺肉,你会觉得最大的满足莫过于此,简直不想停下。
如此一想,唾液已溢满口腔,不得不吞咽一声,心动不如行动。
李玉情当即叫了外院跑腿的周全来,命他去渔民手中购几斤青螺回来。
周全约莫十一二岁,半大的少年,是杨嬷嬷在灾荒年间从人贩子手上买来的,现在正做一些采办跑腿的活。
田螺的做法,可有多种。
可以敲掉壳,取其头,不要见水,同沙糖浓拌,腌上一顿饭的功夫。再洗净,成批用葱,花椒,酒腌一会,再用清鸡原汁氽熟食用。也可用盐拌小茴香浸上天后,蘸清醋吃。
李玉情觉得最好吃的是爆炒田螺,用辣椒,花椒,胡椒,八角,并葱姜蒜一起大火爆炒,中间加入些许料酒。
点睛之笔就是最后出锅前加入紫苏叶小炒一会,这样炒出来的田螺不仅没有土腥味,而且带有一种特别的清香,绝妙之极!
对照历史,这里不是中国古代的任何一个朝代,却有很多和古代相似的地方,但更加丰富多元,更具包容性。
像调味品,已经十分丰富了,油盐酱醋,孜然,胡椒,花椒,辣椒等也早早的入了百姓的饭堂上。土豆,西红柿已在这片土地上有了多年的历史了,只不过换了个名称。
等到青螺买了回来,李玉情将其放入水中一昼夜,让它去泥吐沙,腹内干净,尝起来便没有杂质。
美食是值得等待的,第二天早上,李玉情和碧荷绿桔她们一起,用钳子把青螺尖尖的尾部剪掉一截。
这样既除掉了肉质不太好的螺蛳尾部,又让它变的更加好嘬。
中午的时候李玉情下厨了,近些日子她经常自己捣鼓一些吃食,周围人已经习以为常了。
按照杨嬷嬷和紫墨姑姑的想法,这是好事儿,小姐厨艺好说亲时也有可夸奖的地方不是么?
不过今天,大家的表情有些复杂,小姐要挑战镇里最难吃的青螺,要不要捧场?不捧场打击了小姐学厨的自信该如何是好?
杏儿瞅着正在做青螺的李玉情,小脸都纠结成一个包子了。
直到阵阵扑鼻的香气传来,大家一齐咽了口唾沫。李玉情不得不感慨这大中华美食的魅力啊!
端上桌后,碧荷闻了闻,小心翼翼的试吃了一个,这一吃,便道“小姐,这也太好吃了,这是什么神仙美食啊!”
李玉情内心暗笑,碧荷这丫头喜欢看神仙之类的话本,这话说的颇有现代网红语的风格了。
最令她惊讶的,紫墨姑姑竟也喜爱上了这道炒青螺。
还和杏儿碧荷这俩馋丫头抢最后几个青螺,要知道紫墨姑姑平日可是最端庄,最优雅的一个人啊!
饭后,紫墨姑姑还婉转的说道:“姐儿,这青螺价贱,平日里多食,可节省不少开支,叫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