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应天!应天!(2 / 2)

元末小盐王 蜀心 2247 字 2022-01-15

论是民心,补给,还是兵勇,士气都无法与张士诚和朱元璋相比。

他深知,元廷已经烂到了骨子里。

再这样耗下去,他必败无疑。

红巾龙凤二年,元至正十三年四月末,春末。

蒙古梁王勃罗帖木儿在谋士徐国忠的建议下,孤注一掷,集结当下能聚在一起的所有元军,置庐州,池州,和州,无为等红巾军光复的城池于不顾,发兵二十二万,目标直指长江下游的应天城。

“老李,伯温,你们俩也说说话?”

张士诚急促地问道。

“守!必须得守!”

李伯升和刘伯温同时说道。

平日里有时拌嘴的两人此时的意见突然空前一致。

“应天是公爷连接苏北,苏南,皖东三地的枢纽,更是军中将官家属和制造总局的所在之地,这柄抗元的旗子,无论如何都不能丢!”

李伯升红着脖子说道。

“九四,俺比力气比不过常将军,但也愿意打头阵,拼死也要把这狗日的梁王赶跑!”

“鞑子虽然势大,但其实并不可怕。梁王孤注一掷,带的粮食辎重定然有限,只要咱能撑住,鞑子必败!”刘伯温立刻出言附和。

“再者说,上个月吕将军就已经回防应天,有他在,咱再不济也不至于被一条丧家的疯狗欺负!”

“好!”

张士诚猛地一拍桌子,将架在檀木架子上的洛轩刀提起。

“传令下去,立刻派出全体小狼营官兵沿江探路骚扰。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给老子减缓元军的行军速度。”

“诺!”

一直在门口旁听的毛骧直挺挺地行了个军礼,飞一般地跑了出去。

“六百里急令,昼夜不停,速速调动常遇春部,廖永忠部,赵十三部回防东进!”

“诺!”负责军中传令的刘伯温也跑了出去。

“传令江浙十八路,除苏州外的各路民兵,府兵各自抽调一半回援应天!”

“九四,俺们要不要给朱元璋,徐寿辉和毛贵他们发一份请援书?”李伯升焦急地问道。

他的妻儿家属都在城内,与应天休戚与共。

“不!一个都不要发。请神容易送神难,俺们江浙自家的事儿,不能让别人就回不来了。”

“可梁王毕竟有二十万大军,应天虽说有吕大哥镇守,可是拢共不足三万人啊。”

李伯升拽了拽张士诚的袖子。

“更别提沿途的民兵了,那些都是降军和临时招募的百姓,指不定……”

“好了!伯升!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张士诚拍了拍李伯升的肩膀,抽刀上马,迎着阳光大吼道。

“勃罗帖木儿敢打应天,老子就敢提着他的头颅进安庆!”

“上马,吹号,回援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