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丹砚听厉秋风说到这里,心下若有所思,忍不住开口说道:“这位郑庄公手段好生厉害。不过姜氏和共叔段犯错在先,即便庄公将母亲和弟弟杀了,也不能说他做了错事。何必如此做作,倒像是一个伪君子的行径。”
厉秋风摇了摇头,沉声说道:“姑娘有所不知。若是寻常百姓,闹些家务纷争,别人自然不会说什么。可是换成帝王将相,要想做成大事,须得名正言顺。否则失了公理,便极难立足。从古至今,即便是朱温这等凶悍残暴的大坏蛋,争夺天下之时,也要装出一副仁义君子的模样。郑庄公一心要做霸主,若是行事不慎,给别人留下了口实。到时各诸侯国联起手来,郑国成了众矢之的,非败不可。
“郑庄公迫于形势,不得不向周王低头,违心与姜氏相见,但是胸中这股怒火,却一直没有平息。民间传说,庄公虽然掘地见母,其实母子二人压根就没有和好。姜氏被关押之时,不在郑国都城,虽说受了禁锢,性命尚可无忧。郑庄公挖了一条地道与姜氏相见,随后借口母子和好,便将她带回了都城。从此姜氏被关在王宫之中,受尽了折磨虐待,不久便莫名其妙地死了。而郑庄公却故意派人放出了消息,说姜氏是感念郑庄公不念旧恶的仁德,惭愧自己当年的恶行,活生生地将自己郁闷死了。
“姜氏死了之后,郑庄公胸口的怒火却越烧越旺。每当想起周王派人到郑国来呵斥自己,逼得自己不得不与姜氏相见的旧事,他便怒火中烧,不可抑制。而且共叔段仍然活在世上,与宋国、卫国等暗中勾结,仍然打算找机会攻打郑国,杀掉郑庄公。郑庄公与亲信商议,以为宋国、卫国与郑国结仇,已是势不两立,大战不可避免。不过宋国、卫国等敢与郑国对抗,那是因为有周王给他们撑腰。若是郑国先打宋国和卫国,周王势必召集各诸侯国合力攻打郑国,郑国非败不可。不如先对付周王,让周王吃一个瘪,各诸侯国胆寒之下,不敢再与郑国对抗。到了那时,郑国出动大军攻打宋、卫等国,便更有把握。
“郑庄公定下了大计,便即操练兵马,准备攻打周王。郑庄公确是一位奇才,不只有治国的手段,而且精通韬略。他知道与周王相比,郑国军力并不占上风。而且若是攻周之战拖泥带水,不能速战速决,各诸侯国必定会派兵救援。到时郑国寡不敌众,非得灭国不可。是以郑庄公殚思竭虑,与手下的文臣武将想出了数种军阵,其中最厉害的便是鱼鳞阵。
“鱼鳞阵重攻轻守,虽然有头重脚轻之嫌。可是春秋之时,各诸侯国讲究堂堂之阵。每当征战之时,大多以方阵迎敌。鱼鳞阵却是以精锐列于前军,一旦发动,直扑敌军中军,不与敌军缠斗,只奔着去斩杀敌军主帅。这种打法各诸侯国都没有见过,郑国军队又演练了许久,兵将之间配合得极为纯熟。是以开战之前,郑国已是稳操胜券。
“郑庄公眼看着郑国军力大增,自己有十分把握获胜,便即对周王下手。他故意制造事端,处处与周王为难。周王自然大怒,派出使者到郑国斥责郑庄公无礼。郑庄公不只不听周王之命,还将使者打得鼻青脸肿。周王恼怒之极,不许郑庄公参与周国朝政。郑庄公以此事为借口,不去朝觐周王。
“其实郑庄公如此行事,是打算故意激怒周王,使他恼火之下仓促出兵攻打郑国。而郑国早已有所准备,双方交战,周王非败不可。周王果然中计,率领周军及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军队讨伐郑国。
“周王率领大军攻郑,与郑国军队在襦葛交战。其时五国联军在实力上占了上风,周王以为一战之下,便能将郑军杀得大败,是以极为骄傲。大战开始之前,联军布成方阵,要以泰山压顶之势攻击郑军,将郑军包围之后尽数消灭。而郑军则摆下了鱼鳞阵,全军如同一条大鱼,精锐兵将为鱼头,主力为鱼身,军帐为鱼尾。
“双方甫一接仗,郑军前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