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夏日的虫鸣蛙响,临冬的夜显得更加静谧。连着两日的奔波,几个半大小子疲惫不堪。有了可靠的地方,几人没一会儿便沉沉的睡去。
第二天,天微微亮,天空不似往日纯净透亮,灰蒙蒙的一片,伴随着冷风呼呼作响。昨日艳阳高照,好似夏日炎炎,今日寒风阵阵,落叶满地,好一个四季分明。
自从家里遭变之后,于正竹几人总是鸡鸣便起,屋里隐隐见光,起来之后明显感觉别昨日冷,衣物都是妹妹收拾的,准备找找妹妹把装衣物的包袱放哪了。
老人觉浅,听到动静也摸索着起来了。
“竹娃儿,找什么呢?”陈婆婆摸着拐杖准备起身。
“陈奶奶,天变冷了,您多穿点衣服。”于正竹忙过去扶着陈婆婆。
此时于小语和三哥听到声响也起来了。
“二哥,衣服这边收着呢。”于小语起来给几人找厚点的衣服。。
收拾妥当打开房门,冷风便贯穿进来。加了衣服,这股冷风吹的人倒感觉浑身清爽,并不觉的冷,倒精神起来。
“奶奶,您一般早上吃什么?”于小语搀着陈婆婆走进院子中。
“奶奶老婆子一个,随便吃点一天也就过去了。”
……
照例扶着奶奶坐在灶房门口,兄妹几人忙活开来。
于正竹照顾驴子,于正梅给妹妹打下手做早饭。
于小语熬了一锅粥,她口味偏重,相比甜味她更喜欢咸口。
平常人家就是熬一锅白白的粥,三哥总说她花样多。粥里切了细细的姜末,碎碎的葱花,再放一点盐,要是有点瘦肉和皮蛋就好了,就可以做一锅皮蛋瘦肉粥了。
可惜在这里还没见过皮蛋这种东西,她也不会做。好在这锅粥陈婆婆笑眯眯的说好吃,人年纪大了,舌头寡淡,吃完也觉新鲜。
其实大夏的物种挺丰富的,常见的瓜果蔬菜调味料都有,只是烹饪方式没有后世那么多变。寻常人家还是停留在只要煮熟能入口果腹便行。
但也有那些心思灵巧的妇人,能变点花样出来,使自家餐桌上的味道丰富起来。
“变天了,你们石阳叔叔可能来的早,要是没来我去村里叫他。”
“奶奶你告诉我哪个屋,我去找就行…”于正竹听了道。
“如果有人问起,你们就称作我娘家侄外孙,其他的也不用多说…”
几人听了知道身份有了依托,对陈奶奶感激不已,正喜不自胜时,屋外传来声响。
“婶……起了没?”
“奶奶没说错吧,看是不是你们石阳叔叔。”陈婆婆赶紧道。
陈石阳早上起来看到变了天,想到这几天忙有三天没去婶婶家看过了,今天得早点去看看。囫囵吞了一碗粥,套上衣服就往外走。
“他爹,别急,昨日上午我去瞧过,婶婶好着呢。”妻子小陈氏道。
“快立冬了,你得空收拾着做几件棉袄给婶婶送去,中午我就不回来了,约了人看宅子。”
“知道了,在外注意些。”又急忙回身包了两张饼放到丈夫手里:“饿了垫垫肚子。”
从牛家村走出来,约一盏茶功夫,再拐向陈婆婆家就不用多久了。一路上想着天还早,帮婶婶把水挑满,看看还缺啥,晚上给带回来。
又想着把今天这笔生意做成了,今年过年就不用愁了,再做几笔生意,明年两个小子的束脩就不成问题了。
等走到陈婆婆院子门口时,以前都是直接进院子的他,看到里面那头正在吃草料的驴子,着实楞了一下,下意识在门口喊了一下。
只听见从灶房传出婶婶的笑声,接着从门口探出一只清秀的脑袋,接着向他走了过来,腼腆的笑着:“是石阳叔叔吗?”
“啊……?你是……”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