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可怕的。
只听冯林压抑着声音说:“换言之,到时候要不然就去当个淘宝模特,要不然就找个有钱人嫁了,我的人生一眼看到尽头,但我宁可死也不想要这样的生活!”
说完,冯林轻轻的咬住红唇。
楚垣夕没说什么“你可以当网红”之类的话,因为显然冯林会问他,有几个网红能够一红红五年的?这是个更新换代速度比小鲜肉还可怕的行业,就连网红孵化机构也不见得能够坚持屹立不倒。
这也是冯林的妹妹冯雪灵以堂堂的快手900万粉丝主播的身份甘愿降格跟巴人合作做个美食探店节目的原因,即便这900万粉丝里包含着大量的流失粉。她的快手账号仍然由她自己维护,实际上到巴人来客串美食探店一段时间,既是一种进修,又是谋求转型。
冯雪灵这种户外街拍主播其实和冯林有着类似的尴尬,别的主播必须有点才艺,而街拍主播只需要美,不需要才艺。而巴人在外人看来是个有着丰富经验的网红孵化公司,各种套路至少都是娴熟的。冯雪灵在里面转一圈,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类似管培生到企业里把研发和运营的各个岗位轮一遍,到时候才艺虽然仍然不行,但是可以从镜头前转到屏幕后边。
她起步的比较早,那个时候户外街拍还不红,而现在户外街拍已经成了烂大街的品类,不是因为有多独特,而是因为没门槛,没难度,所以竞争也就无比的激烈,以至于她的粉丝数在很长时间内居然一直没有明显的增长,因此谋求转型寻找新的突破口也势在必行。
从这一点上来说,冯林和冯雪灵这两姐妹倒是确实是一家人,不约而同都在想转型,而且都把注意力投注到开公司上了。只不过冯雪灵靠谱的多,她有一个快手大号做支撑,实现公司化运营无非就是要么自己懂,要么找到懂的人合伙。只是又内行又可靠的人是稀缺的,所以冯雪灵选择给自己充电。
而冯林,天知道她是自己产生了想法呢,还是因为看到冯雪灵有这个趋势,所以也萌生了对公司经营领域的兴趣?
其实又何止是户外街拍,作为目前最热门的新兴经济领域,直播短视频电商这条狭窄的赛道内,但凡没门槛的类目全都挤满了人。只不过沉浸在泡沫中的甲方太多了,才造成网红紧俏的卖方市场。
问题是这种经济业态会是常态吗?消费主义对用户的侵蚀不可能永久持续下去,如果能,说明宏观经济学是门伪科学。而网红经济的基础正是建立在消费主义上的,是针对普通收入者的绞杀。
什么叫消费主义?就是从灵魂层面洗脑用户去买其并非必须的东西,还要让用户认为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甚至为之透支花呗。
正常的消费是“强需求”,并不需要和“主义”这种表述方式挂钩,但消费主义鼓励用户兑现“弱需求”,去买那些其实不买更清爽的商品,实际上满足的是用户的虚假快感,这个透支未来的快感仅仅能够维持极短的时间,甚至只有快递到了那一瞬。
当宏观经济处于泡沫状态消费主义必然要横行,但是潮水退去呢?米国人里一度有62的人存款不足一千,消费主义居功至伟。
到天朝这个问题更严重。因为和米国不同的家庭观念和社会结构,消费主义盛行使得天朝的收支模型剔除掉水分之后呈现的是净消耗状态,表现在个人就是还花呗越来越吃力,老婆本根本攒不住。换言之整个社会啃的是改开前三十年的老,这个老啃光了之后整套收支模型都要重构,所有建立在消费主义沙滩上的经济体全部裸泳。
潮水退去,第一个重新洗牌的就是网红电商,因为它的利润实在是太高了,然后就是网红经济体系下的其它弱需求,不能完成从kol到品牌转化的、不能把口碑由虚变实的,都很难经受这种程度的冲击。
可叹那么多中学女生把人生目标定位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