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共四万兵额,两道各家分配,秦琅没搞什么平均分配。
经过两天争论后,他最后拍板,原有的六个军,松州宁远军、茂州保宁军,西宁的西宁这剑南三军不变,而云南道的忠武、通海、南宁三军也不变。
新设昆明军,驻洱海,新设静边军,驻河曲。建天宝军,驻金川,建平戎军,驻小金川嘉梁州。
另建剑南节度牙军,分为左中右三军,左军号游奕军,右军号踏白军,中军号背嵬军。
新建七军,可兵额只有一万。
怎么分配?
秦琅的分法,是忠武军移驻益州成都,五千人扩编为一万二,然后再分编为忠武、背嵬、踏白、游奕四军,每军三千。
西宁军与保宁军、宁远军扩编,再一为分二,宁远军拆分出静边军,保宁军拆分出天宝军,西宁军拆分出平戎军,各编三千,六军就是一万八千人。
还剩下一万兵额,通海、南宁两军再拆分出一个昆明军,通海军四千,南宁和昆明军各三千。
调整后,剑南节度使下,剑南、云南两道,总计十三军,共计正兵四万。
这都是正规军,不包括团结营、蕃部土兵。
秦琅照旧例,给每军配备相应的蕃部城傍、侧近军,同时编划团结营隶属各军,这些团练兵和蕃部土兵,平时也要轮番到各军所驻守的军城军镇守捉镇戍当值戍卫,一边训练一边屯田。
四万正兵,配双倍的团结、蕃兵,实际总兵力达到十二万。
忠武军移驻成都,而牙兵三军则跟随节度使秦琅,平时没有驻防任务,属于机动力量。
游奕、踏白二军,更是由宁远夜不收精锐为骨干,组建的一支精锐轻骑兵,背嵬则是骑马步兵。
秦琅是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充剑南节度使兼宁远军使。
苏定方仍为茂州都督兼保宁军使,刘兰成为扶州刺史兼静边军使,韩威为松州长史兼背嵬军使,秦存孝为益州司马兼忠武军使。
郁孤尼为扶州刺史兼游奕军使、丘行恭为龙州刺史兼踏白军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