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鲁国的奴隶就没人赎买了。
子贡仍不解。
孔子便告诉他,你不领赏,开了这个头后,以后其它人若赎买了奴隶再去领赏,别人就会指责他不如子贡贤良,解救同胞也只是为了贪图赏赐。如此一来,以后谁还愿意再去做这种吃力而又不讨好的事情呢?
长此以往,鲁国奴隶就再也无出头之日了。
所以子贡的行为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却会造成极坏的后果。
李贤引用这个典故,就是说你们立了功,朝廷就当赏,如果你们现在不肯接受赏赐,那以后别人立了功也不敢接受赏赐,长久以往,以后谁还愿意为朝廷效力呢?
你们不接受赏赐,其实是在破坏朝廷的制度,危害朝廷的安全。
这番话说出来,让程处默他们拒绝都不行了。
太子的理由很充分,一来是你们的功绩够的上郡王之封,二来这是国家制度。毕竟大唐立国数十年,前前后后封的王也不少了,不说开国初的那些归附反王,就是贞观朝封的那些归附的胡人郡王,这些人的功绩,也未必就强过秦俊他们昨日。
秦俊拿当年圣祖玄武门靖乱之事举例,说当年靖乱首功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秦琅侯君集秦琼等人,也并未封王。
但李贤还是认为,昨日情况更危急,他们立的功劳也更大,有功于社稷江山,也有功于天子和他。
太子监国第一天朝会,一是封赏二是处罚。
对秦俊等三人封王,封屈突诠等十三国公,大肆封赏,连许敬宗、李义府、李安期等都捡了个加官晋爵。
又犒赏全军。
然后便是处罚了,韦氏废后,萧郑王几妃皆废为庶人,侍中萧沈、枢密使萧嗣业除籍为民,宣徽使高护等死了也不放过,悬首城门示众,其余参与做乱的几个骨干阉逆,处以凌迟之刑。
韦萧等几大家族得太子格外开恩,只追究直系三代,不过份牵连,只要没参与的同族旁宗等,都不牵连,甚至姻亲也不追究。
虽如此开恩,但这次清洗也绝不轻,几家不死也要被扒层皮。
“五品以上要官,若缘兵马要事,出列面陈奏听,其余常务,并令进状。”
随着这声长长的嗓音,朝会也差不多进入尾声。
“有事进奏,无事退朝!”
朔望朝会,本就不是商议日常事务的场所,所以一般情况下,都只有重大兵马要事的时候,五品以上的省部要官,才能当面奏事,否则一般的事务,都只能按常规进呈奏状,至于说五品以下的官员,这种场合,其实就是来凑个数,连皇帝的面都看不到,站在那远远的广场上,甚至连皇帝的声音都听不到。
他们根本没资格奏事。
而宰辅们一般也不会在这种场合奏事,有事都是直接请求仗下奏对,或是召开内朝议事,重大事务有时直接请开廷议。
越是大事,真正商议决策的人越要少,否则人越多,越难有结果。
吏部侍郎刘祥道出列进陈,请立秦妃为皇后。
中书舍人辛茂将出列弹劾御史大夫崔义玄渎职。
工部尚书阎立本弹劾黄门侍郎卢承庆与萧沈勾结。
殿上当值的侍御史负责朝会纪律,并负责掌握朝会时间、节奏。
旧例,朔望大朝上只允许三名官员当面奏事,并且不允许官员廷上争议,就算是奏事,也有时间上的限制,避免朝会时间过长。
侍御史张大安见还有很多官员想站出来,而且看那架式,也都是想弹劾跟韦萧等关系好,甚至是弹劾天子先前宠信的一些士族出身的官员,如卢承庆崔义玄等。
他连忙站了出来,宣布今天的朝会当面奏事的名额已满,而且还立即对辛茂将和阎立本两人弹劾的行为,表示有违朝会制度,对二人予以一次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