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是在酒店洗盘子,大家心想:不出所料,马上就要吃苦头了!
“喂,你来这座城里干什么啊?我呢,是为了养家啊,我爸爸妈妈在农村的嘛,没有钱,所以我就很早出来打工咯。”
“我为了看春天啊。还带了相机。”
“真厉害,那你打算什么时候走?”
“拍到照片就走啦。”
让险恶的城市和资本主义给这个年轻人上一课,观众们想着,没有谁能在这个大染缸里来去自如。假使真是那样,这部片子是在讲童话呢。
整个秋季,小夏都在打工,而到了冬天,她蜗居在出租屋,饮低度酒,煮泡面和速冻食品,水汽蒸腾地过了一个温暖的寒冬。
这竟是很合理的安排。
春天来了。
和平小夏的旅程终于在时间和空间的双重运动里抵达目的地。
她拿着相机在春天的城市里漫步。春天来时她就在找寻了,气温骤升前,她也坐上了春天的最后一趟班车。回去海边的。
同乡约定的照片一张都没少,相反还余下不少。
最后的镜头给她漫步在沙滩的双脚,擦得锃亮的黑色皮靴和白色棉袜,走过沙地留下脚印里,沙子半掩埋的地方有春天的明信片。
电影结束了,大家只看自己喜欢看的部分,最后对整部片子的印象,除了觉得无趣与平凡外,倒是各有一番见地。
影院里礼节性的掌声持续了十三秒。
散场前,领袖把手里满当当一桶爆米花交给了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