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离养鸡场不远的地方,也生长出了香菇,村民们自然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蜂涌到山上。
有幸采个一两斤的村民,大都将这香菇卖给吴小玉,毕竟十二块钱一斤,已是非常不错了。
也有精明的人,采了香菇,带到镇上去卖,可在菜市场听到的市场价,却只有十块钱。
自己辛辛苦苦地送到镇上,反而没有卖给吴小玉赚的钱多,谁还那么犯傻,白费那个力气,吃那个亏。
只是不明白,市场价十块钱,吴小玉凭什么就敢,十二块钱收购呢?他到底有什么路子,能把香菇高价出售?
有好事者跟踪吴小玉送货,发现他将香菇送到了,镇上的聚贤居和屠宰场,。
聚贤居还好理解,饭店嘛,肯定是需要香菇的,只是这屠宰场,要那么多香菇干什么?
自以为发现了其中奥妙之人,也拿了香菇到聚贤居里去兜售,人家看了他送来的香菇,称赞一番,却是不肯买,原是与吴小玉签订了什么合同。
跟聚贤居的人打听吴小玉的价格,人家也是绝口不提的。
要说这聚贤居,为什么不肯,低价收购村民的香菇?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不具备稳定的、规模化的供应能力。
说白了他们的香菇数量太少,而且不能保证稳定供货,这聚贤居有自己的招牌,不是路边的小馆子,稳定的货源是采购部门最先要考虑的。
从屠宰场那里打听,更是连个毛都没得到,索性便将那些香菇,卖予吴小玉算了。
而这一厢,吴小玉为了能让村民,每天赚个饭钱,却也是头痛的很,自己大晚上的,辛辛苦苦地在山里面,喷洒灵泉水,容易吗?
这些天,唯一让吴小玉高兴的是,饭店的手续,全都办妥了。周东那里有马生明那一层关系在,自然是畅通无阻的。
下一步的事儿,便是在镇上选址了,吴小玉对于这其中的门道,知之甚少,也都直接交给了周东,让他看着去办。
……
转眼便是夏收的农忙时刻了,各族各宗都聚拢在一起,商量着夏收的顺序,以及人力分配。
毕竟这山村里面,没有农用收割机愿意进来,毕竟那路是在是太颠簸了。
况且山中的田地,大都又是这儿一块儿,那一块的,分散的很开,人家收割机来了,干的也不利落。
因而人力就成了最重要的资源,村里一般都是,一个大家族携手互助,共同收割的。
往年吴家人聚在一起,开会商议夏收工作,都是在年纪最长、辈分儿最高的吴德恩家里,今年却是不约而同地,全都跑到吴小玉家里来了。
在大多数城里人开来,这不就是换了个商量事情的地儿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民之大事,在祀与农,种地这事儿在农民看来,跟过年祭祖一样重要,在谁家商议农事,往往就意味着他在同族之中的权威。
吴友亮在同族之中,威望本就很高了,现在吴小玉不仅办了养鸡场,还帮着族里的几个年轻人,谋了个生计,作为吴小玉的父亲,他的威望日盛。
七十多岁的吴德恩,拉着吴友亮说道:“友亮啊,今年的夏收工作,就由你来安排了!”
满屋子的三十来个人,将目光聚拢在吴友亮的身上,他顿时觉的有些不自在,自己已经有好些年,没成为人群的焦点了。
吴友亮知道这些本家抬举自己,大多也是看在儿子的面上,自然不敢托大,咳嗽了下,笑道:“四叔,这事儿还是您来吧!我可不知道这活儿应该怎么安排……”
众人闻言,以为他是在谦让,也纷纷开口道:“有亮,你就看着安排好了,大家伙儿都听你的,谁家早,谁家晚的,有什么关系嘛!”
话虽如此说,但是将谁排在后面,谁心中也是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