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为四,一人一份。”
此话一出,别说李夫人大吃一惊,就连渭南伯张康也吓了一跳,吴氏更是一脸不知所措地去看张寿和朱莹。结果,最先反对的也是渭南伯张康。
“太夫人,您和赵国公以及夫人都还好好的,就给孙子孙女们分家,这就已经很出格了,可就算要分,也没有小辈和长辈一样的道理。哪怕是二一添作五,让三个小儿辈分走一半,谁还能说一句二话?听我一句劝,这样和和美美的岂不是好?”
“渭南伯你这话在别家都行得通,但在我们家却不行。大郎已经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人了,但每个月的俸禄,却还是都交到公中,然后去领他的那一份钱粮。虽说他父亲专门给他划了每年的用度,但他这种不贪更不在乎钱的,若是不够呢?虽然家里制度如此,但何其不便?”
“你女儿如今是家里主持中馈的人,但就因为她当家,还不能处处都向着大郎,纵使不能因此驳了大郎的用度,却不能他要什么就给什么,得尽着那条所谓的界限才能给。你问问她,这当家主妇好不好当?”
渭南伯登时哑口无言,甚至都不用看自己的女儿,他就知道,太夫人这番话算是说到了根子上。
他家里是没有朱廷芳这种立得起来的得力儿子,如果立得起来,哪里能受得了这种事事还得尽着家中规矩的日子?他最瞧不起那些自己没用,却还只知道压制儿子的父亲!
而太夫人见渭南伯已经明显被说服了,她就慢条斯理地说道:“你们别看二郎现在好似在这家里谁都能压他一头,可他也是个心高气傲的,日后一个成亲的男人,难道还要让他领着每月份例的那点钱,在父亲和兄长的羽翼之下过日子,每到用钱的时候,还要张口?”
“分了家产下去,谁要是真的把持不住全都糟蹋光了,那是他的事,就算穷死饿死,也不能抱怨半个字。但不分家产的话,看着和和睦睦,其实那些私底下的怨言又有多少?”
这时候,就连赶来的时候曾经在心里打定主意,一定要力劝太夫人收回之前那打算的李夫人,也不知不觉被说服了。毕竟,太夫人这分产的方案已经是公平到太过偏向于三个孙儿孙女了,至于什么出面力主朱莹这个出嫁的不该分,她是想都没想过。
然而,她还没来得及开口,却听到旁边传来了一个低低的声音:“太夫人想得很周到,我原本不该说什么。但莹莹嫁到我们家,说实话,我们家多了一个最得力的当家人。莹莹若是再得分产,回头还请诸位做个见证,把单子开列出来,日后也好留给她的儿女。”
声音虽然低沉,但吴氏此话却是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坚决。今天看到朱家次媳的嫁妆,再看一看上一回朱家长媳那看似和朱莹差不多的嫁妆,对于张寿简直是娶回来比一尊小金人还要更有钱的媳妇,她那种体悟就更深了。
虽然张寿婚后直接把自己的产业全都交给了朱莹,她也从不过问儿媳妇的嫁妆,可如今眼看太夫人还要再把家产分给朱莹一份,她哪能不惊疑?
人家就算信任张寿,也信任她,可总得把话说清楚,把事情做在前头。否则日久天长之后,有个万一怎么办?
太夫人对吴氏已经非常熟悉了,此时见一贯都不太发表意见的她竟是如此坚持,而朱莹已经立刻上前小声规劝,人却难得执拗,就是不肯听,而张寿则但笑不语,她就笑了起来。
“也罢,事先说一个清楚明白,也没什么不好,就依照亲家说的办。”
见太夫人特意用了这样的称呼把自己和李夫人区分开,吴氏自然感激,随即又因为自己抢先说话越过了李夫人而赔礼。
李夫人也没有因为吴氏只是养母便心存轻视,连忙道了不妨,这才说出了自己的意见,那就是分家不分居。
而对于这样的提议,赵国公朱泾就不假思索地点头道:“自当如此。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