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朱泾召他去过一次,也略谈过沧州这桩牵涉极大的勾当,此刻张寿这一句朱大哥所谋甚大,他当然知道指的是什么,当下就有些踌躇应该如何开口。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张寿竟是笑呵呵地说:“莹莹这豁出去一闹,京城想必是满城风雨,江阁老肯定受不了被她如此羞辱,定然会大举反扑,届时绝对是一场龙争虎斗。不趁着这时候下手,就算皇上力主,朱大哥所谋的这件事还是做不成的。”
张寿说得含糊,南宫仪却知道,人家的弦外之音是,赶紧趁着这个机会让那位江阁老滚蛋——毕竟,出身福建的这位首辅大人,无论是出于乡党还是背后那些福建海商的怂恿,那都是绝对不会希望沧州这边建港分利的。
建港这种事太大,牵涉到的利益群体太多,哪怕是皇帝早有此意,哪怕是他们朱家也愿意支持,然而,不把反对派的领头羊打压下去,就算能够得到山西陕西等内陆各地以及苏州等地官员和商人的支持,那也绝对成不了!
因此,南宫仪不假思索地点头答应道:“赵国公也有此意。”
张寿顿时呵呵一笑:“岳父深谋远虑,我就知道不用我瞎操心。”
可说到这里,他突然词锋一转道:“倒是押在县衙监牢中的冼云河等人,还要等多久朝廷才有确切回音?”
“这个……恐怕要等到府里和江阁老交锋有个结果了。这些天来,朝中说大公子和你苛待大皇子,偏袒乱民的声音喧嚣尘上,也就是大小姐嚷嚷出去那一句‘皇子有罪可以从轻发落,良民受欺却需逆来顺受’在京城广为流传,舆论哗然,江阁老那边有些措手不及。”
说到这里,南宫仪顿了一顿,旋即乐呵呵地一笑。
“只不过,江阁老的胃口也太大了一些。他要是单单狠狠回击大小姐也就罢了,可他麾下几个得力门生和几个故旧,在我离京的时候,已经同时和孔大学士张大学士两位大学士,陆祭酒这位前尚书,再加上朱家四面硬杠了起来。如今京城应该是一片乱战。”
四面树敌?就算是首辅,江阁老这魄力也未免太大了一点吧?
张寿心里正这么想,当看到南宫仪那张笑吟吟的脸时,他就顿时恍然大悟。集团太大,人物太多,那就很容易各有各的诉求,江阁老平日还压得住,可一旦稍微分心一点,那就很容易有人裹挟着他这个首脑硬上。再加上真真假假的消息,突然爆发这种局面也不奇怪。
就不知道被卷进去的那四方人士,是否早就已经连成一线?
想想这不关自己的事,张寿也就乐得装作不知道,打了个哈哈道:“京城再热闹,我远在沧州也看不见,还是好好先把沧州事安抚妥当来得好。所幸棉田就快收获了,原棉紧缺的局面能够稍有缓解,否则沧州这边无田无业的人多了,乱子避免不了。”
“对了,还请南宫先生回去对岳父也说一声今天这试种棉花的事。事实上,不但棉花,天下各种作物都是如此,有良种,也就有劣种,良种可以让农人多收斗,而劣种却会让他们歉收减收,甚至颗粒无收。朝廷既然以农为本,就应该在育种上多花功夫。”
说到这里,张寿就有些唏嘘地说:“春秋战国时,农家也曾经盛行一时,但此后这么多年,固然也有不少文人写过农家的书,但相对于各种传唱千古的诗词歌赋,农家的书却实在是太少了,农家子们能记住几首诗词歌赋,却甚至记不住几本农学书的名字,更不要说内容。”
“农科的事情乃是真正的民生,不能曲高和寡,所以我昨天刚刚给陆祭酒写了信,希望将来能在公学增设农科。此事也要请你转告岳父一声。”
南宫仪顿时愣住了。在陆绾已经因为朱莹几句话而被顶上风口浪尖的时候,张寿竟然还希望公学开农科?陆绾会答应?这迎难而上的勇气……他该说真不愧和朱莹是一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