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邯郸之事,燕丹问策(6 / 7)

诸天一道 小白红了 192 字 2022-01-15

,想要提前从蔡泽这里知道,蔡泽此行前往燕国到底是什么使命。

蔡泽也是做过宰相的人物,自然口风紧的很,虽然他已经打算辞官不做。

但眼下,他还是秦臣,自然要为秦国办事。

燕丹旁敲侧击一番无果,只好作罢。

这时,燕丹又瞄上了叶千秋,和叶千秋闲聊了起来。

“丹早听闻太玄先生一统道家天人二宗,还特意拜读了先生的《道经》十二篇。”

“先生之才,当世罕见。”

“听闻太玄先生在咸阳与太玄学宫诸士子谈天说地,纵论天下时局。”

“丹愚昧,想要向太玄先生请教一个问题,不知先生以为,当今之世,我燕国该如何自处?”

燕丹知晓叶千秋乃是道家大贤,学问惊人,对天下时局的把握很准确,所以,想从叶千秋这里,得到一些能够帮助燕国的东西。

叶千秋闻言,微微一笑,道:“当今之天下,燕国是十足的弱国。”

“不过,燕虽弱而善附大国。”

“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

“独战则不能,有所附则无不重。”

“南附楚,则楚重;西附秦,则秦重。”

“中附韩魏,则韩魏重。”

“且苟所负之国重,此必使王重矣!”

叶千秋的这观点,并非单纯是他的评判,而是借用了昔日苏代对于燕国处境的剖析。

在天下七国之中,燕国不能独当一面,但是却能做举足轻重的附属盟约国。

燕国依附于任何一国,都将使其力量陡增。

燕国之重要,在于依附大国,而不在独当一面。

事实上,燕国除了燕昭王乐毅时期强盛一时,短暂破齐而独当一面外,此前此后,大体都在强国之间寻求依附而摇摆不定。

苏代的说辞,本意在为燕国在七国纵横中寻求稳定长期的方略,而燕国避免倏忽领头倏忽退缩的问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直到如今,依旧适合燕国。

秦国在合纵连横最激烈的时期,能多次与燕国结成盟约而破除合纵,实际上正是在燕国奉行“附国方略”的时候做成的。

虽然,燕国对附国方略之贯彻并未一以贯之,与最经常结盟的齐、赵、秦也是阴晴无定,与楚、魏、韩更是变化无常。

但无论如何,燕国随时都可能倒向任何一个大国寻求支撑,则是不争的事实。

当今之世,能称为大国的,除了秦国之外,也就只有赵、楚、齐三国罢了。

韩、魏、燕都是弱国。

弱国想要图存,就得依附于大国,想要如同韩非那般自强不息变法图强,其实很难成事,这是不争的事实。

燕丹听了叶千秋的话,脸上反倒是泛起了高兴之色。

叶千秋虽然是借用了苏代之言,但苏代之言对燕国的评判,并不过时。

数十年过去了。

燕国的处境,并没有发生什么好转。

只是,他父王主掌燕国,进取之心不足。

他也是很着急。

叶千秋能说出这番话,便足以说明,他乃是当世大贤,虽然在秦为官,但并不会因为此而三缄其口。

燕丹趁热打铁,朝着叶千秋问道:“那敢问太玄先生,目下之燕国,又该与哪一国交好?”

叶千秋闻言,微微一笑,只说了两个字。

“秦国。”

燕丹一听,登时怔住了。

燕丹少年时和嬴政在邯郸一起为质,二人曾经约定若他日归国掌权,一定要联手攻赵,一雪邯郸之耻。

嬴政做了秦王之后,燕丹几次三番发书信给嬴政,想要秦国一同夹击赵国。

但,都没有获得回信。

后来,庞煖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