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未来搞的这个有奖征文活动,只用了个把月的时间,两个平台的总参与人数最终超过了两千万。这个数据已经非常惊人。
征文的字数虽然只需要在140字以内,也没有设什么文笔和体裁的门槛,就算复制粘贴都行。按照活动规则,除了一二等奖需要看点赞数评比,三等奖和安慰奖则是随机抽取,奖品包括了多种无人机选装配件,有的还是限量款,诱惑十足。
在如今的快餐化碎片化网络时代,绝大多数网络活动的设置选择就是:尽可能让参与者只动鼠标,不碰键盘。让人打字是大忌讳,还得动脑必定扑街。
在这种环境下,活动的参与人数就足以让人惊喜交加,两个平台的相关负责人不约而同地惋惜,活动举办太仓促,或是延上一两个月,再造造势,绝对打造成爆款。
当然,公司方面对此也不太在意就是了。
两名一等奖获得者,也就是能有免费进行太空旅游机会的幸运儿,很快就收到了无限未来由专人送去的奖品和一张太空旅游的邀请函,旅游机会仅限本人使用。
在围脖平台上得奖的是一名大v段子手,他第一时间将邀请函晒到了围脖上,“好幸运,可是也好忐忑,请大家给点意见,我是去呢?还是不去?”
这条围脖一夜之间就超过了十万评论,一大堆人在下面留言,“必须去!不去就取关!”让人哭笑不得。而“不去太空就取关”这句话还一度登上了热搜榜前五。
相比这名获奖人的不安与纠结,另外一名来自q空间平台的获奖者的回应则要热烈得多。这名人选在社交平台上也是小有名气,算得上网红。其家境很是优越,父亲是一家大型民营上市公司的老总,他却不愿意按部就班地接班,而是沉醉于各种极限运动中,经常会将自己的极限运动视频公布在网上。中奖名单公布后,他第一时间就发围脖表示:一定会参加太空旅游。
与此同时,太空旅游首次试飞的视频开始在网上出现。
10分钟左右长度的视频,以不同阶段为划分,展现了首次试飞的整个历程。先是一段舒缓的背景轻音乐开头,画面是已经换上抗荷服的首批乘客开始进入飞船舱内,佩戴安全带等保护装置。每个人都有几秒看着镜头打招呼的视频时间,字幕不断更新,提示着试飞者的身份,有航天专家,有电子专家,到陈文浩的时候,字幕则是无限未来科技公司ceo。
音乐节奏开始变快,飞船舱门关闭,画面切换到了地面控制区,大屏幕上开始出现倒计时数字,当倒计时数字走到零的时候,没有印象中火箭发射时的冲天火焰,也没有飞机起飞时的轰鸣声音,只有无声无息地垂直上升,两架飞船在镜头中越飞越高,最终消失。
画面一个瞬闪,明显是切换到了后一架无人乘坐的飞船的视角,专业的摄像设备紧追着前面一架飞船,上面乘载着首批六人试飞者。音乐开始变得激昂,飞船的尾部引擎区开始映出淡蓝色的光,且在短短眨眼间就变成浓郁到刺眼的光芒,飞船开始改变机身姿态,以仰角60度的姿势开始向着高空加速冲刺。肉眼可见的加速感,澎湃得让人叹服的动力隔着屏幕都让人热血沸腾。攀升,向上,冲过所有云层,直至机身周边都开始闪现火焰,那是和大气层空气剧烈摩擦的结晶。
音乐从激昂转向了舒缓,飞船周边的火焰也不见了,已经是穿过了浓厚的大气层,进入了稀薄区域。飞船依然在向上不断前行,实际上在这个区域,已经很难区分上下的概念,只是不断穿插的俯瞰地球的画面,才能确认这一点。
行进中,一个造型古怪的人工建造物出现在视野内,这便是国际空间站。因为建设时只考虑功能性的要求,外形就有点不大讲究,不太准确的描述就是:像是两个粗大的封闭圆筒十字形连接在一起,然后周身装满了太阳能电池板和各种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