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零六章 华夏互联网的开创者(1 / 4)

在吴茂才和慧明等人,满心疑问,一脸懵逼的状态下,方辰带着苏妍来到了,一家并不大的店铺,又或者阅览室,微机房等等的门口。

虽然这样不明确,且不知所谓的称呼,充满了混乱的气息。

但这正代表着,大多数华夏人,对于这家门头上,挂着“瀛海威时空”这五个大字小屋的认知。

要说这些在中关村来往生活的,决然是华夏学历水平最高,距离现代电子科技最为接近,熟稔的弄潮儿们,可就连他们都不知道,这座小屋究竟经营着什么样的产品,业务。

或许还需要再等上几个月,等到一块硕大的,“华夏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牌子,高高竖起,这才能初步揭开这家叫做瀛海威公司的神秘面纱。

瀛海威,华夏第一家互联网企业,华夏互联网的拓荒者,曾经它就是华夏互联网,无任何敌手!

两年前,随着克林顿的上任,美国大力推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并由此引发了互联网狂潮,人类社会从此进入到了网络时代。

而华夏的网络时代,则稍微晚了一些,去年才首次接入互联网。

今年年初,邮电部则开始向社会互联网接入服务,但这依旧没有改变,互联网依旧仅仅是被水木园及科学院少数精英所使用的事实。

而瀛海威公司的创始人,张树新则立志改变这一切,她要让华夏的老百姓,也能用得上互联网。

张树新早年立志做华为的居里夫人,所以在就读科技大学期间,选择了化学专业,并成为了该校第一个女学生会主席,还成为了诗社社长。

但后来发现自己不适合静心做学术,又曾有一个当战地记者的理想,于是选择了到《科学报》工作,随后又进入到了科学院任职。

1992年太宗南巡,引发了一大批在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纷纷主动下海创业,他们被称为“92派”。

而张树新就是92派的一员,她创立了一家策划公司,并凭借着自己在《科学报》的关系,挣到了第一桶金。

1994年,她和丈夫去了美国三四个月,从此大开眼界。

用她的话说就是,“当晚就像开了天眼一样,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是一场革命’”。

当时她在入驻的酒店陆陆续续接到30多个同学打来的电话,询问之下才知道这些同学都是远程上网在班里的一个bbs找到她的,整个晚上,她的耳朵里都是eail、bbs这样的新鲜词汇。

所以1995年,她将全部家当抵押给了银行,用七百万本金创办了瀛海威。

然而这只是一个巨大挑战的开始。

彼时,华夏并没有任何民用互联网,就连华夏电信此时也没有被拆分出来,依旧是邮电部的一个下设局,甚至连最初的,第一代的华夏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全国骨干网都没有搭建,只是在燕京,申城等寥寥几个地方开放了网络而已。

所以,瀛海威要扮演许许多多角色,从无到有,白手起家。

首先是要做,大众上网的接入网络运营商,帮助用户接入互联网。

而且因为大众根本不懂互联网,瀛海威还要做普及互联网知识,让民众们知道何为互联网的传道者。

于是,张树新就建了这座“瀛海威时空”科教馆。

只要来这里的人,就可以免费使用里面的电脑,浏览互联网,人们可以在这里使用“论坛”、“邮局”、“咖啡屋”、“游戏城”等多种服务。

并且因为市场是一片空白的,所以瀛海威还要想办法负责制作内容,把人给吸引到互联网上来。

瀛海威还开发出了一套全中文多媒体网络系统,以低廉的价格为华夏普通老百姓,为其打开了一扇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大门。

张树新在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