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大乘(3 / 4)

叩问仙道 雨打青石 8 字 2024-01-20

,如何超脱?

原来,世间还有大乘之道!

“神道可称大乘,不过在某看来,而今神道演变至今,一些神道修士有失偏颇,仅仅将人道视为神道资粮,难以作为人道正统。大乘之道,斯于天下,或修功德,或修圣德,或修福德,或积阴德……本于人道,吾游历天下,倒也看到了一些苗头,有些甚至是受到神道启发,或有王道,或有圣道,或行种种,未来可期。或许有朝一日,百花齐放,大道争鸣,能够解决小道长的疑问。”

清源侃侃而谈。

秦桑无法插言,也不想插言,只想让清源继续说下去。

闻道而喜!

秦桑现在正是这种感觉。

这场缘法突如其来,猝不及防。

道左相逢,从一个陌生人口中闻道,看似荒谬,令人担心会不会存在什么陷阱。

不过,秦桑自己心中能够判断,他之前已经隐隐有所感悟,只是不成系统。

清源这番论道,正合他所思所想,而且更加全面。

不仅仅解开了秦桑的许多疑惑。

甚至于,听到这番话,秦桑对自身修行的感悟,也隐隐有了一丝触动。

玉朗境界不够,领悟不出太多深意,此刻想的还是自己的问题。

听到这番话,眉头依然皱着。

他的想法岂能瞒得过这二人的眼睛。

“小道长看起来还有点儿不甘心,无论神道、王道、圣道,凡人都要依附于他人,无法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是也不是?”

清源微微一笑,“你只看到修行者为刀俎,凡人为鱼肉,难道没有看到修行者之间,凡人之间,亦有强弱和欺压?我将那银家小姐和缙县鬼神说进故事里,他们能奈我何?如若人人皆可修行,炼气修士不就成了现在的凡人,而且大千世界能够承受吗?君不见蝗虫过境,寸草不留!”

秦桑也看向弟子,沉声道:“忘记夫子之言了?人无志而不立,但切忌空谈,好高骛远。”

“不错,凡间有句话说得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想要改变这个世道,唔……至少先追上你师父再说。”

清源饮尽杯中水,拿起茶壶。

“弟子谨受教,”玉朗如梦方醒,连忙将茶壶接过来,给清源和师父倒满。

茶水潺潺。

他的心思似乎也静了下来,端端正正坐下来,眉头不再皱着。

秦桑和清源继续之前的话题。

“在修行界,关乎小乘、大乘的争论,逐渐有甚嚣尘上的趋势,佛门尤为激烈。不过也有例外,譬如道门丹鼎一脉,修的虽是小乘道法,却有大乘的气度!”

清源面露敬佩之色。

秦桑心中一动,终究没能忍住,问道:“此言何解?”

清源拿起手中的折扇,在虚空画了个大大的圈。

“大千世界,五行灵气无处不在,通过感悟五行修炼,相对其余诸道,可以说是最容易的。

“等迈入道途,再改修旁道,相当于在鸿沟上方架设一座桥梁,虽然这座桥是通向其他方向,但在陆地上行走,无疑比直接飞越鸿沟容易得多。

“传闻,这座桥,正是源自道门丹鼎一脉!

“当初道门总合五行,创出金丹之道,直指大道,随后竟将道法传诸天下。

“自此人族修炼,仿佛便找到了根基,无论何门何派,先修五行法门迈入修行之门,再逐渐明晰道途,去追寻自己之道,堪称万法总纲!

“人族大兴,盖压大千诸族,道门功不可没!

“五行灵根,也成为人族最重要的天赋判别之法。

“丹鼎一脉的修行境界,炼气、筑基、金丹乃至大乘,也随之盛行天下,并日趋完善。

“每跨过一个境界都伴随一次蜕变,条例清晰,令人信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