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惜地叹道。
云龙微微笑笑摇摇头:“听说带头烧杀抢掠的将军被杀了。”
“啊?这不又是轩然大波了?”
“杀一儆百。也未必是坏事。”云龙轻描淡写地一句话结束了讨论。
八王看着他收拾床铺,有些捉摸不透他,追问道:“你好像有点偏袒高丽啊?”
“咱们来这是为和议的。对于高丽,只要打败就行,何必步步相逼让他灭国呢?”云龙回头直起身答道,“况且三方牵制,和平才能更长久。”
八王听此言,觉得豁然开朗,道:“是啊。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睡觉。”
第二天早上,耶律隆绪得知掠城的将领被杀,头颅还被挂在了城楼上,勃然大怒。本要再次大开杀戒。士兵却从城头上捧来一个黄绢。耶律隆绪打开看了以后,忙出了营帐朝着城楼的方向拜了拜,下令不再出兵。
散场后,八王好奇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八个字竟有这么大魔力?”
云龙笑道:“听说辽主深信佛教。他还有个小名,叫文殊奴。”
“文殊奴?”八王不解。
“想来他小时候曾寄身在文殊菩萨的名下。”
八王知道云龙之前是好道的,这些年倒是对佛家也多有了解,很大的原因是因为紫冰。八王微微点点头没有再说话,只伸手拍了拍云龙的臂膀。
辽方停战,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高丽王也再次派使者前来求和。三方的和议再次提上日程。只是对于大宋一方,又有新的情况。
高丽和大宋恢复邦交,向大宋称臣的同时,也禀明了自己的难处:高丽北部与辽国接壤,此次又被辽国击败,实在害怕辽国的军事威胁。高丽需奉辽国为正朔,使用辽国的年号。希望大宋不弃,能够接纳高丽“一番事二主”的外交策略。
八王不敢擅作主张,句表上奏朝廷,请皇上定夺。朝堂上有些朝臣勃然大怒,有的却觉得可以接纳。皇上御批,请八王临机裁夺!
这对于八王来说是莫大的信任和荣耀,可同时也是极大的难题。到底该如何取舍?八王心中本就想要和平。只是临机决断这个责任太大,他又拿不准使团成员都是什么态度。于是,先私下里问了云龙的想法。
云龙笑道:“谁臣服谁,除了有些面子,这些外交辞令还真值得相信吗?臣属谁都不要紧,关键看最后得到什么?于民有利,才是长远。”
八王得到了肯定的鼓励,心里更有底儿了,前去找和议使团的成员商量。使团中多得是能臣干将,并非玩弄权术之辈。大多数还是愿意屈尊接受盟好的。有一两个有顾虑的,被众人一开解也就逐渐接受了。
于是三方和议停战,签订盟好条约。
八王一行打算先到杨延昭镇守的幽州暂做休整,再回京城。云龙颇为感叹:“上次咱们来幽州和议,是十二年前。”
上次来时,紫冰还重伤在床。他们抛下她,来顾国事。谁知就再也没有见到。
同行的时彦是前几年开科取士的状元,文采不俗。他见八王和云龙面露凄惶之色,笑道:“王爷,臣初次见这边塞寒冬,写了首词。说来让王爷指正指正?”
见八王点头,时彦念道:“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古木连空,乱山无数,行尽墓沙衰草……”
一行人都说写的真切,字句极佳。八王却抛开上阙边塞壮阔的景象描写,轻语吟诵着最后两句:“料有牵情处,忍思量、耳边曾道。甚时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
前来迎接的杨延昭听到八王吟诵,笑道:“四哥是想念四嫂了吧?”
八王也不避讳,笑道:“是啊。我和你四嫂当年也是在这边塞之地走到一起的。”
杨延昭前头引路:“四哥先进驿站歇息吧。休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