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末的四个哥哥,当年也是一领养出来就整天戴着定位手环。
但那时候,兰泽自己也不过是个孩子。他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哪知道怎么正确地疼孩子?像是小麦,疼痛教育就有点少了,导致这孩子有点娇气。
那时候兰泽一心只想证明,自己带孩子就是比国家抚育系统的专业人员更优秀。顺便,自己从小那么不幸,完全是父母没有亲自照顾的结果。
现在嘛。他发现进入童校的孩子,已经并不怎么需要父母的照顾了。
他们和父母之间,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依赖。不仅是孩子依赖父母,而且是相互的。
身心俱疲的成年人,和不知世事艰辛的小孩子泡在一起,总是很治愈的。
这也是为什么,一到周末,他和张荷俩人就琢磨着把孩子接回家来。
他家的学龄儿童有四款之多。
小米这款,一本正经冒充大人,时而侃侃而谈,时而深沉忧郁,张荷相当喜欢。豆子那种开朗豁达爱作死的,兰泽觉得揍起来省心,他喜欢。还有交际花款张一点,和娇羞小霸王小麦。
而这几个小子,其实并不太想家。
孩子们更需要小伙伴。他们回不回家反正都行。学校里非常有趣,回家反而需要理由。
这个寒假,他们在家乖乖留到开学的理由,就是小末末。
他们陪着小末末玩玩具,替他换尿不湿,还教他说话。
小末末学会了喊:
“咯——”
“嘛——”
直到开学,小末末喊哥哥妈妈的方式也没进化到两个字。
只有爸爸是特别的:“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
有一大帮人陪着小末末,兰泽发现,他带孩子从来没有这么省心过。他只要管好食谱和教学计划就可以了。
教学计划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只不过每天调换不同的东西给末末接触而已。他的妈妈和四个哥哥自然会兴致勃勃地告诉他那是什么,怎么玩,“不能吃……”,和他说很多和每一样新东西有关的话。
就连食谱其实也是教学计划的一部分。不同的气息,不同的味道,不同的色泽,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口感,不同的大自然产物。每天被小末末啊呜啊呜地吃下去。增加对这个世界的了解。
理论上,幼小时尝过的味道,更有可能成为长大之后食谱偏好的一部分。
不过这样一来,兰泽就不明白了,他本来从小的挑食是哪来的?
他参考的教学计划原型,本来就是育儿所里通用了几十年的成熟方案。好用,管用,拿来就用。
认真思考之后,他悄悄在脑子里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他小时候打不过就咬人,最熟悉的味道其实是……咳咳。
充满了胜利者喜悦的味道。
总之,爱吃肉就对了。而且,由于人类本身是脂肪含量超高的陆地动物……喜欢吃肥腻的,这也很合逻辑。
猪肉都没有人肥。
这个猜想,太过于惊悚。兰泽跟谁都没敢说。
兰泽悄悄观察小末末,觉得家里不可能有让他咬到人的机会。四个哥哥都可以一根手指把末末摁倒。
不像他自己小时候,对手几乎是势均力敌的,都是小伙伴,不上嘴他打不过,上了嘴所有人都得嚎啕大哭。
末末周围的人,都属于上了嘴他也打不过的,不可能给他任何咬人的机会。
这样一来,兰泽也就放心了。
过年的时候,兰花和兰得一来了,和他们一起热热闹闹地过了两天。兰泽和兰花的厨艺类型比较参差,组合在一起正好构成一桌很有排面的大菜。
兰泽做饭能力的最大缺陷是:他根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