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
就在这时,似乎是听到了《永乐大典》四个字,王平循声望去,赫然发现最中间有一大群人紧密围绕着,且不时有人发出感叹。
那里应该就是《永乐大典》的展销柜台了。
王平对刘少全说道:“刘院长,请跟我来,那里应该就是《永乐大典》的展销柜台,我们过去看看。”
说完,王平带着迫不及待的刘少全两人走了过去,找了个合适的缝隙挤进内围,果然人群中央有一个长两米左右的玻璃柜台,柜台四个角都站着一位保镖警戒。
而玻璃柜台里面,静静地呈放着一本本泛黄的古籍。
无需王平再说,刘少全和季学明立马凑到最前,眼冒金光地看着柜台内的古籍。
特别是季学明,恨不得打破玻璃将《永乐大典》轻轻捧在手中。
幸福隔着玻璃,看似很美丽,却无法触及……
季学明此时的心情差不多就是如此。
“一、二、三……二十?”
“不是说有一百二十二册吗?怎么这里只有二十册?”
点了一遍的刘少全眉头一皱,不解地自语道。
似乎是听到了刘少全的话,他旁边一位听得懂国语的老者向刘少全解惑道:“是有一百二十二册,只不过因为数量太多,只拿出来了二十册用于展览,也不知道谁有这个荣幸能够看到剩下的一百零二册《永乐大典》,哎……”
刘少全向老者报以感激的目光,道谢道:“多谢告知!”
老者笑着说道:“不用客气!”
刘少全继续欣赏玻璃柜中的《永乐大典》,虽然古籍没有打开,但是每一册下面都会有一张介绍卡,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简单地较少了那册古籍的相关信息,比如记载的是哪个方面的知识。
不知不觉,半个小时过去。
尽管围观的人换了不少,但是人群依旧密集。
而刚才回答刘少全问题的那个老者似乎对《永乐大典》极为痴迷,一样还在这里。
刘少全犹豫片刻,向老者询问道:“老先生,我是刘少全,请问您贵姓?”
老者笑着回道:“刘先生您好,鄙人免贵姓石,名友德。”
刘少全笑着问好:“石先生您好!”
刘少全没听过石友德的名字,但是依旧留在附近的王平却感觉耳熟,他凝眉思索片刻,向石友德询问道:“石先生来自奥门石家吗?”
石友德坦然笑道:“是的!请问您是?”
王平笑着自我介绍道:“我是王平,是香江新华社社长。”
石友德作为亿万富豪,且也是大陆来奥门打拼的,自然知道新华社的性质,他记得香江新华社的社长就是叫王平,只不过因为他是在奥门,所以并未见过王平,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笑着问好道:“原来是王社长,久闻不如一见,幸会!”
看到刘少全投来的询问目光,王平向他解惑道:“刘院长,奥门石家可是奥门豪门家族,石先生更是首屈一指的亿万富豪,我听说石先生还是收藏大家。”
王平向石友德笑着询问道:“石先生,我没说错吧?”
石友德谦虚地说道:“王社长过誉了,我只是略有小财,至于收藏仅是小爱好,当不得大家之称。”
刘少全顿时明白了,石友德应该是他的竞争对手,而且听王平的话,石友德还身家亿万,这不由让他大为警惕。
他有些紧张地询问道:“石先生,您觉得,这次的《永乐大典》大概能拍出什么价?有没有把握?”
岂料石友德却面露苦笑,摇头说道:“这次绝对会拍出一个天价,我准备了一千万港币,一开始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