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服了你,等我喝完再找你,看你小子做的哪道菜!”
“别慌呀,李总,规则呢,叫你老婆或者自己唱一首歌,你就只喝一杯。”
这看热闹的都不嫌事儿大,反正暂时还没轮到自己,先起哄就完了,等得李波喝完一杯,张萍开始给李波补充规则的时候,所有人又开始了架秧子。
“唱,莫怂。”
“来一个,来一个。”
“领导,带个好头啊!”
要不说人李波能当总工,你看人慌了没,清清嗓子,张口就来:
我低头 向山沟
追逐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满山谷
不见我的童年
我抬头 向青天
搜寻远去的从前
白云悠悠尽情地游
什么都没改变
大雁听过我的歌
小河亲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
一遍又一遍
大地留下我的梦
信天游带走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
思念到永远
……
李波的一首陕北民歌信天游,还真是点信马由缰,神游黄土高坡的意思。
这西北汉子确实很豪迈,抑扬顿挫的歌声,仿佛就回响在那一锄头下去都能扬起尘土的黄土地上,沟沟壑壑的黄土坡,带着空灵和荒凉,一直就在那里!
而且安全科吴西好像也是陕西人,在跟着轻轻的哼唱,他那个机料科小女友大约也是陕西的,也在时不时的合。
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
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
因此信天游的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谐,不加修饰地透着健康之美。信天游的歌腔高度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等得李波唱完,大家都是热烈鼓掌,还都陪着共饮了一杯。
人家唱得是真的好,祖祖辈辈都发誓逃离的黄土坡总归还是有些人的故乡。
起了个好头,气氛也热烈了起来。
不对呀,他娘的,你一个宝鸡人怕是关中地区吧,你唱陕北民歌倒是都属于陕西,但地方对不上呀,唱得再好也是文不对题呀,好不容易抓着一个机会,自然是要往死整的,林二杆子是不想就这么放过他的。
“李总,你们宝鸡啥时候归划到陕北去了!”
“没有呀!”
意犹未尽的某人唱完歌还没回过神来。
“你觉得这个陕北民歌能代表宝鸡不?”
李波这下明白林二杆子的意思了,肯定是不想善罢甘休了。
“宝鸡有小调儿呀,我怕我敢唱你不敢听。”
“你敢唱,我敢听!”
“今天一十七,明天一十八,后天背着包回娘家,走到高粱地,遇到个当兵的,这个当兵的,不是……”
哎哟喂,好歹是个总工,这种解放前的民间浪荡小调儿都来了,林云一边听着方言版的民间小调儿一边跟着节奏摇头晃脑的,还一边腹诽,但丝毫没有要阻止的意思,这种淫.词.色.调你敢唱,我还真就敢听。
这刚要到精彩部分,就被打断了,一帮南方小伙子包括张萍都大约是没听过这种粗鄙直白的浪荡小调儿的,陈雷和林云是四川人,四川是挨着陕西的,两个地方都有这首方言版的上不了台面的浪荡小调儿,李波两口子加上吴西那对小情侣是陕西人,肯定知道的。
听明白的机料科小姑娘满脸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