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一十二 你怕不是在为难老夫?(求订阅~)(3 / 4)

这也正是秦曲.......

或说,是陕西筝曲的一个亮点。

二变之音!

而苏南先生的演奏,与这首曲目的亮点,也并非只有这左手。

右手的拇指靠弹重托,托劈,撮音,不断展现。

颤音1!

种种标志性的陕西筝派特色展现而出!!

华夏大地如此雄伟广阔,一把筝,怎可能全国各地都一样呢?

即使是一把筝,从最南边的潮州筝,到客家筝。

渡过江水,从浙江筝,来到山东筝,河南筝的中原大地。

继续向北,有着朝鲜筝,蒙古筝。

一路向西,便是这西北秦筝!

在华山峰顶演奏的,自然是秦筝!

陕西筝派!

但很显然,这些老外怎么懂这些?

即使是音乐理论知识极其雄厚的顶尖大师,但对于这种几乎从未研究过的乐器乐派,也开始有些麻爪了。

“这就是华国的筝曲吗?!”

拉森忍不住好奇的嘟囔了一句。

“是,但不完全是......”

拉森忍不住看了一眼身边的华国音乐家。

“陈教授,难道,华国的古筝,也细分了很多的乐派吗?”

陈国涛咪咪笑着,点了点头,对拉森说道。

“是的,细小流派暂且不提,但现在这演奏的,是秦筝。”

“虽然只有一把乐器.......但这一把乐器衍生出的不同流派,分成风格完全不同的流派........”

陈国涛的脸上闪过了一丝源自于民族文化自信心的自豪感。

“我们有九个!!”

九个!

拉森的眼睛有些迷蒙。

华国,当真是文化的宝库,这样文化宝库之中产生的音律,会有无穷的变化。

瑰丽!

“那刚刚的那个乐器.......哦哦,古琴,古琴的流派呢?”

拉森好奇了起来。

“这......”

听闻拉森问自己古琴的流派,陈国涛的脸色突然发青。

你这个小老外怕不是要为难老夫?

.......

但陈国涛想了想,这毕竟是文化交流。

“我数数啊.......”

数数?

还得数数?

拉森直接目瞪口呆。

只听陈国涛开始碎碎念了起来。

“我记得......是有......广陵派......浙派新浙派......虞山派......浦城派......燕山派......岭南派......梅庵派......诸城派......九嶷派......蜀派.......”

拉森听傻了。

看到拉森呆滞的样子,陈国涛虽然感觉有些脑子疼,但不知为什么.....

疼的有点快乐。

“啊.......这算是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吧。”

陈国涛绞尽脑汁的想着。

毕竟自己是钢琴演奏专业的教授。

虽然对于民乐也了解很多,但要让陈国涛把所有古琴的门派一一细数.......确实有点为难老头子了。

“像是一些细小的分支更多,也更有特色,比如.......吴门派,有《吴门琴谱》,崂山派的《琴音剑气谱》,江派啊,绍兴派啊,中州派啊,霸派啊,彭州派啊,金陵派啊.......太多了。”

陈国涛苦笑一声。

“古琴在流传的时候更有些细致的,本身在演奏风格上就追寻自由,自然会出现很多推陈出新的东西,地理元素不同导致生活习惯民风不同,地域文化也不同,多方面的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