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一十八 美,其实不存在。(求订阅~)(3 / 4)

里高利圣咏,甚至是南非的一些音乐,宗教感极其浓郁。”

“也就是说,那时候的音乐观,音乐审美,都具有宗教束缚。”

“而孔子,也就在这个时候,一句子不语怪力乱神,便已经从美学之上,将音乐之美,与宗教,完全的割离开来。”

听着李文音的讲述,外宾们忍不住的点了点头。

音乐的起源,确实和宗教逃不开联系。

“而儒家的后人荀子,在《乐论》之中,也整理归纳了音乐美学思想。”

“也就是礼乐,礼,即是理!”

“荀子认为,脱离了宗教束缚后可以看到,音乐的本质是人的心理活动,思想感情的表现,但人的情感如果不以礼作为约束,必然会导致混乱。”

“音乐本身是有娱乐作用的,本就是人类该去追求的美感与享受,可是人类的本性便是多欲的,在道德程度,知识程度都不够高的时候,过度的去追求享乐,一定是会造成混乱的。”

“所以,荀子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情欲上追求音乐享受的合理性,但也指出了另一层具有进步意义的标志,那即是礼,自此,礼乐,便慢慢的发展,音乐与礼法高度统一,寄托感情之时,也注重礼。”

一通组合拳下来,直接将这帮外宾们忽悠的是一愣一愣的。

皱着眉头,反复的思考。

外宾们倒是可以理解李文音说的这些话,隐隐之中似乎还想到了音乐史上的一些事情。

仔细一想,很多地方,还真如李文音所说的那样。

哦,不。

或者说......

是像孔子与荀子说的那样!

无“礼”的音乐,即使令人享乐,也必然会引起混乱。

历史上,可不只有华国有所谓的“靡靡之音”!

音乐若是无礼,便会充斥着人类身上各种各样的欲望与情绪,而不论正向或是负面。

“古代先贤们对于音乐美学的探讨,一开始,就是非常玄的一种哲学状态,比如墨子,老子,庄子,也对孔子的礼乐思想持反对态度。”

“墨子是小生产者,所以,从这种现在看来较为狭隘的小民思想来看,礼乐就是铺张浪费,妨碍生产,不过,结合时代背景来看,在生产力低下的当年,墨子的话其实也不无道理。”

说到这里,李文音忍不住耸了耸肩,双手一摊。

“地都涝了,牛都跑了,碳也被偷了,总不能这个时候还高歌一曲《今天是个好日子》吧?”

“哈哈哈哈哈!”

外宾们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气氛轻松之下,也愈发感受到了当年百家争鸣的壮丽。

“而老子就是修仙狂魔,庄子修仙也不差啥,所以两个人的理想很接近,就是要让音乐回归人类最初的至德之世,素朴,淡雅,没有君子小人之分,也没有礼乐,因为,有了礼乐,便产生了阶级,产生了对立,人们也就有了争斗之心,原初秩序遭到了破坏。”

“当然,放到现在来看.......老子与庄子确实有点过于理想主义,但这样的理想主义,其实也无形中给了音乐更多的可能性,给了人们更多的希望。”

李文音笑了笑。

“庄子也同样是反对人为,反对礼乐,而两人也都是精通音乐艺术规律的人,所以,便有了最早与自然对话的音乐理念。”

“老子认为,大音希声。”

“庄子认为,音乐规律就是数学规律,与宇宙是相同的,自然界中和谐的因子就是最好的音乐,节奏,韵律,节拍,规律,自然美胜过人为美,无声胜有声,至乐无乐!”

“当真是高深的境界啊!!”

瓦尔兹实在是忍不住内心激动的情绪,不由得赞叹了起来。

直到如今年过半百,甚至站在了百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