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口嗨?
行呗,那我摊牌了!我不装了!
很快,不少网友们发现,刚刚津津乐道的这个口嗨键盘侠,发了一则视频。
水军,网红们,很多关注于这件事的人都点开了视频。
但视频中出现的这个人,却属实是令人傻眼。
尤其是刚刚和李文音抬杠,喷李文音键盘侠,“你行你也上”的那些人。
简直可以说是对着手机傻了眼,大脑嗡嗡的。
这人......
居然会是李文音?!!
这就离谱!
.......
对于这一次网红抹黑黄梅戏的事件,我还是秉持我自己个人的看法。
视频中的李文音依旧礼貌的笑着,但很明显,笑容令人有些不寒而栗。
一看就是憋了一肚子气但不得不礼貌的样子。
首先,我并不是反对大家去对一些作品,一些文化形式进行改编,因为那是你们的自由,我从未否定过这样的行为。
而且,我也不否认创新,因为继承而来的传统文化,确实需要进行顺应时代潮流的创新,才能更加富有生命力。
李文音说的很细致,根本不想给人留下任何的把柄。
上来,就一定要先明确立场!!
但是,改编不是乱编,创新不是颠覆,为什么我会用“抹黑”这个词呢?为什么我会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呢?因为,这个视频的标题,叫做“一起来唱黄梅戏”!!
首先,黄梅戏之所以叫黄梅戏,是离不开内里的一些“不容改动”的内容的!比如板式变化体的唱腔,抒情,淳朴的唱腔,明快的表现力,这些是黄梅戏的内容,更是灵魂!!
反观网红的视频中,虽然旋律没有变动,但从编曲上,就完全编成了土嗨风格,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她颠覆了黄梅戏的唱腔,扭曲了黄梅戏的风格与表达!
说到这里,李文音突然笑了。
当然,在流行音乐中加入戏曲元素是很好的,对老戏曲进行新的编曲,甚至更换唱腔,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我不说你改编的到底好不好,至少有人讨厌,有人喜欢,后果自己承担便可,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个标题!!!
既然你已经改的面目全非,已经不可能称之为黄梅戏了,那么,你的标题,就不该以“黄梅戏”这个传统文化艺术符号去博人眼球!!!
错误的艺术认知导向,引起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尤其是较为冷门的,大家都不知道的艺术形式,不负责任的为了金钱流量,进行完全相悖的认知导向,对于冷门艺术,本身的打击是致命的!!
就比如你明知道,老虎,是老虎,但是你却拿了一个猫,在其他人们不认识老虎与猫这个物种的时候,告诉人们,你手中的猫是老虎。
当巨大流量裹挟下,人们的认知被你歪曲,无数人认为猫就是老虎了,那么,真正的老虎呢?长此以往,如果没人站出来告诉你,猫是猫,虎是虎,那么很有可能,老虎这个定义,就真的变成猫了!而真正的老虎,却不知道叫什么了,长此以往,被人遗忘,真正的“老虎”,这个名词所代表的形象便会灭亡,在人们的认知中,虚假的“老虎”却顶替了真正的老虎。
或许大家觉得只是个名字,不重要,但其实我可以告诉你,这很重要,经历了这么多年发展成型的黄梅戏,可不是换个名字就能解决的,所以,建立正确的认知是很重要的!因为,任何事情,重建都比毁灭要难!!
李文音笑容突然变得很冷。
轻轻的嗤笑一声。
为了推广民族文化,为了创新民族文化,我们音乐人是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为什么会有很多大众觉得收效甚微呢?那是因为.......推陈出新是非常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