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八十四 千年龙印!东方史诗!(求订阅~)(3 / 4)

攀谈了起来。

“这次的演出,让我看到了华国几千年的传承。”

“完全打破了我印象中的东方文化。”

“我感觉我可能爱上了这历史酿造出来的醇香美酒。”

大佬微微笑着。

“哈哈!感谢夸奖,接下来,您还会看到更多属于华夏文化的瑰宝。”

一行人亲切的攀谈着。

而文化部的领导,也正与身边一名同级的毛子外宾攀谈着。

毛子外宾笑着问道。

“我们啊,也有个优秀的年轻音乐家,国宝级,但他的口中,总是能听到贵国的一名音乐家啊!!”

文化部的领导闻言,瞬间想起了一个.......

多少有点不靠谱的身影。

“哈哈!等下,他就会有演出的!!”

“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在文化领域上,也进行更加深层的合作。”

毛子外宾言道。

“在西洋古典音乐这个领域,无论是到了我们国家,还是到了贵国,都发展出了截然不同的流派,无论是我们俄罗斯学派,还是华国新兴起的东方学派,都是代表了各自文化熏陶下,不同的表达方式。”

“哈哈,是啊。”

文化部领导多少有点暗爽。

早些年间,华国在西洋古典音乐这一面上,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学派。

虽然不至于说落后,但肯定总是感觉.......似乎总觉的是哪里差了那么一点......

毕竟,华国的老传统了,在你擅长的领域如果不能碾压你,那就是拿不出手。

可是,李文音的出现,以及在李文音作用下,东方学派的出现,直接让“古典音乐”这个选项,成为了每一次文化交流中,文化部领导们都非常爱提的话题。

.......

有时候,在文化交流上,经常是以雕塑,绘画,建筑,文学等等方面进行更多的交流,音乐上,更多的是用民族古典乐来沟通。

可是,民族古典乐有个最大的问题。

在与西方人的交流上,民乐的门槛相对于西洋乐,显然更高,完全是不同的风格趋势,如果不了解华夏文化,很难t到真正深层次的一些思想与表达。

如果用民族乐来演奏西方古典音乐,当真是奇奇怪怪。

更何况,华国的民族古典太深邃了,也导致风格流派与地域区分......太多太杂了!!

没有一个“代表性”!

浙派民族乐风韵十足,历史悠久,但能代表整个华夏嘛?

费点劲!

因为独特。

西北老秦潇洒大气,但能代表整个华夏嘛?

也费点劲。

也是因为独特。

多元化的文化,大概就会头疼在这里了。

所以,在表现整个华国的时候,用民族乐,很难形成一个包罗万象且统一的印象!!

让外国人更加认识华国,在宣传上,一定是要做好一个统一的文化符号的。

可惜了。

文化底蕴太强的“弊端”也显现出来。

.......咋踏马统一.......

欧洲一个国家一个省那么大.......风格自然好统一。

土地大的历史短的,自然没那么多时间百花齐放。

但俺们太大了,太多了,也太悠久了.......么得办法啊.......

所以,想要让外国人对华夏文化感兴趣,去学习研究,发现这些厚重的美。

只能先用他们熟悉,习惯,了解的方式,进行一个具体的印象传播。

即西洋乐器演奏华国风格的西洋乐曲!!

所有华国的作曲家,几十年来,都在这个领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