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 / 3)

现什么异常,大国师周晏在摘星楼看着天上,不住地捻着手中的那串珠子,棕红偏红的色调,上面简单的系了枚络子,这珠子跟了他多年,如今已是上了一层釉。

攸宁还小,只有三岁,他等在自己宫里,虽然年纪尚小,但是他知道,父皇母后...都不喜欢他,其实他很期待下一个皇弟皇妹的到来,他一定会当一个好哥哥的。

为着小公主的出生,隆裕太后早早的从大觉寺回来了上京,天天捻着佛珠,为这孩子求一个福泽深厚。

“攸宁呢?”皇帝还在一边来回转着,一个劲儿地往屋里张望,隆裕太后见了,借着更衣的幌子,招来了身边的桂嬷嬷。

这孩子可怜,纵然别人尊着他敬着他,他依旧是这皇宫最难堪的存在,皇帝虽然不说什么,但对这个孩子终究是喜欢不起来的。

皇后纵是爱这个孩子,心里时时想起往事,加上有皇帝这边的顾忌,总是态度反复。

她一个老婆子,没什么好顾虑的,此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能多加照拂的,就多看顾看顾。

桂嬷嬷扶着隆裕太后,恭敬回话,“大皇子如今在平延宫等着,那边说了,大皇子在等着小皇子出生呢。”

隆裕太后叹口气,“一会儿晚了若是还生不出来,就让攸宁先睡罢。若是他不肯,便给他做点好刻化的粥面。”

“是,太后娘娘想得周全。”

隆裕拍拍桂嬷嬷的手,桂嬷嬷立刻退后半步,抬起手,让伴驾的宫人止步。

”生了!恭喜陛下,恭喜太后,娘娘生下了大齐的嫡长公主。“

听着后面传来的喜报,隆裕太后闭上眼睛,算算时间子时了吧。

可她马上又睁开眼睛,敛去一应情绪,转身往永安宫正殿走去。

承德帝急急问:“阿渠怎样?”

“回陛下,娘娘一切安好,陛下莫要担心,待产房一应物什收拾好了,陛下就可以进去看娘娘了。”

早有讨吉利的奶娘把小公主收拾干净了带了出来,刚出生的孩子红彤彤皱巴巴的,可偏偏能给他们夸出个花儿来。

承德帝与隆裕太后看见孩子十分健康,到底是欣慰极了,张口要重赏。

“去,传朕谕旨,免税一年!”

隆裕太后却按住他的手,“你这是做什么,孩子还小,你这样儿她受不住的。”

承德帝却不管这些,喜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母后别急,朕这是在给阿瑶积福呢,我想好了封号,就叫齐光,大名就烦请母后了。”

攸宁的大名也是她取的,“君子攸宁”,一如她那个早逝的夭子。倒也难怪皇帝如此激动,只是攸宁那孩子也并无封号,阿瑶这孩子刚一出生就是无上荣宠,也不知攸宁是否会多想。

这就是女人的天性,她们同情弱者,感性占了上风,可那孩子本来就是个好孩子,更遑论成日小心翼翼,生怕自己行差踏错,连找自己母亲撒个娇都要掂量。可这话怎么能说出来呢?

这皇家就满是糊涂事,隆裕太后从先皇是太子的时候就在府里稳坐了太子妃的位置,纵是双生子生下来后遭了暗算,以后都不得有孕,可也是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走到了如今。

她太清楚了,如今需要的不是一个心软的太后,而是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老太太。

这几年她一直待在大觉寺,虽说避开了许多事端,但说到底,对攸宁这孩子,亏欠良多。纵然皇帝与皇后接受不了攸宁,但这可是她的亲孙子,也是...

皇帝去陪皇后了,小公主也被奶娘照顾得很好,隆裕太后踌躇了一下,还是去了平延宫,这里比起永安宫冷清了不知多少倍,连守门的宫使都昏昏欲睡,唯有正殿还点着不甚通明的烛火。

桂嬷嬷走过去,将那奴才呵斥清醒,这一路来太后没有摆仪仗,就乘着一顶软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