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吴国的国祚,也就这一二年了。”(1 / 4)

……

刘玄不想惊扰百姓。

而百姓得知,却颇有些人,主动的、自觉去挂红布、放鞭炮。

还有些个脑子灵活的商户,借着这事,“为庆祝我朝喜添公主一名,本店特优惠大酬宾”。

吴楚武林正道一片哀鸿。

炎国这边却喜气洋洋。

任我行并没有赶尽杀绝!

遭遇此番大劫,玄武派、大觉禅寺、丐帮内部纷纷发生争论,最终,一部分人离派而出,而门派从积极入世,转向了关闭山门,避世不出。

这是大门派在乱世中的一贯的生存套路。

实力够,就入世一搏。

实力不够了,就关山门避世。

其实就是一群投机派。

而无论谁坐江山,对于武林势力,也不敢赶尽杀绝,还得向他们示好、拉拢。

因为,一旦将他们逼迫的连山门都没有了,他们必然就会走向绝路、化身孤狼!

武林中人成为孤狼,时不时来个刺杀地方官什么的,这就防不胜防了!

当然,对于顽固的、反抗朝廷的,就会被批为“邪魔外道”,利用投诚朝廷的武林势力,去对他们进行镇压!

江湖事江湖了,这正是分化武林中人,利用武林中人去打武林中人的套路。

吴楚武林正道,一片愁云笼罩。

时局也更加的恶劣起来。

义军风云狂飙,占据了近半壁江山,从众者百余万,战兵三十来万。

朝廷层面,失却半壁江山,财政遭到重大打击,军费反而增加更重了,要用于镇压乱贼!

危机关头,对势力范围的地盘,进行更进一步的征收!

民生愈困!

齐晋见状,正所谓趁你病要你命,主力虎视眈眈,似有再次起兵南下之意!

所忌惮者,不过炎国镇守在吴楚北部边疆的四千新军!

吴楚主力囤聚北部,预防齐晋入侵,亦不敢轻易调兵,来镇压反贼。

这个时候,吴楚两国的朝廷上,再次起了分化。

一派主和,想要与齐(晋)和谈,缓和外部危机之后,再调兵去镇压反贼!就算蛮齐(晋)不讲信用,边疆还有炎军震慑,应当无患。

另一派反和,我吴(楚)与蛮齐(晋)是世仇,不共戴天,怎么能去和谈?谁提出和谈,谁就是数典忘祖,人人得而诛之!把边疆安全的希望寄托在炎军身上?万一炎军反水了怎么办?

他们又想请炎军去镇压反贼。

炎军拒绝!

倒过来发出言论,非议吴楚的皇族、官僚贪鄙腐朽,吃的太多了,应该吐出个七八成来,以资国用、并应减少对民间的征收,缓和内部矛盾!这才是正道啊!

这番说辞,非但与朝廷不合心,反而有“资敌”之效,令朝廷上下都很不满!

吃到嘴里的肉,要他们吐出来,还一吐就是七八成,这是万万不可能的!期望他们能自觉割肉喂鹰、各个都是佛祖觉悟,无异于空想。

两派在朝堂上扯起皮来!

吴帝焦虑国事,头疼欲裂,一病不起!

遂命太子李仁元监国,自己“退居二线”。

似乎李仁元就是吴国未来的铁定的皇帝了!

这令四皇子李仁予、六皇子李仁修都大为失望、颇为不满!

帝位之争,情势一下子更加快节奏、急迫起来!

太子李仁元监国之后。

吴帝精选美女,给他送去,美其名曰:[你将来就是皇帝,子嗣十分重要,关乎国本!]

暗示叫他为了李家江山,不要忘了多多造人!

李仁元大喜,奉旨造人,沉迷于酒色之中,厌烦于国事。

吴帝见状,心中对他的最后一丝希望也泯灭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