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好日子 2(1 / 2)

到了夏天,淑兰最热爱的一件事就是看戏。

小时候和年轻时就喜欢看戏,只是没几年就只许演样板戏,这几年文化事业繁荣起来又开始百花齐放。每年夏秋交汇农民不忙的时候,公社组织赶交流唱大戏,全称是“某某乡政府秋收文化交流大会”等名称,老百姓简称“交流会”。

这是农民们最热衷也最热闹的节日,也是人们一年之中犒劳自己、消费娱乐的日子,举家老小倾巢出动,肩上扛着,背上背着,怀里抱着,手里搀着,胳膊上挽着,三五成群结队从各村各院里出来,各个穿上漂亮鲜艳的去年交流会上买的崭新半新的的确良衬衣、海军蓝迪卡裤子,老的带上头巾,年轻的带上花边的彩色凉帽、正当婚嫁的妙龄女子还有神气的蛤蟆镜——当时刚刚流行最时髦的打扮。

交通工具有两种,条件好的家庭有两自行车,大多数家庭只有一辆自行车,赶上新结婚不久的会有三辆,十七八二十来岁正直青春婚恋的年轻人抢着骑自行车,兄弟姐妹们常常因为这个有面儿的、不亚于今天奔驰宝马的交通工具争抢,结果往往是谁机灵谁先骑着自行车跑了,换回一通臭骂,然后就用抓阄或者你今天我明天的方式轮流骑车赶交流,父母则会套上马车、铺上一条软乎垫子,然后把自己的父母亲搀扶上车,一家人喜气洋洋很快就汇入浩浩荡荡的“赶交流”大军。

年轻人是奔着玩儿去的,中年人是奔着买东西去的、老年人只奔着看

戏——山西晋剧、秦腔、乌兰牧骑歌舞团演出,总之每一年都换着花样,

年轻人喜欢现代歌舞,老人最爱戏剧。老人们不论男女都要奔着这场大戏

去,遇上《女驸马》、《打金枝》、《三岔口》《穆桂英挂帅》《薛丁山》

《陈世美》等好剧,更是早早起来赶去买票进戏园子看戏,为的是占一个

靠前或者有荫凉的好地方,老爷爷们为了防晒头上顶一块毛巾,再带上草

帽,也有人会带一把伞,三两个人都挤进去,或者举一件上衣或围巾撑开

在头上遮阳,但更多的人就那样在太阳里晒着,即便这样也看的津津有味,

有的张着嘴忘了合上,直到口水掉下来才惊觉,想起放在身边的水壶忙拧

开盖子喝一口。

实在太热,儿女们会抱一颗大西瓜给老人解暑,一边看戏一边吃西瓜,

顺便就一口包里的干粮,简直是戏园子里的一道风景。

有些老人直接赶场,上午看完不出戏园子下午接着看,中午休场的时候就地展开车上铺的垫子,躺在树荫下睡一觉,午饭自然是儿女们做好了拿饭盒送来,也或者一颗西瓜泡上“鸡蛋锅盔”(一种西部的烙饼)就是一顿美味午餐。

最有趣的是看戏人之间互相讲戏,看过多遍熟悉戏目的人会给身边的人讲戏里的故事情节和唱段,说的人头头是道,听的人频频点头哦哦应声,旁边听不大懂唱词的也急忙支楞起耳朵,眼睛看着戏台耳朵听着身边,两不相误。

戏分上午场、下午场和夜场,夜场一般是给家里的主劳力准备的,上午忙着地里的活,晚上才空出时间放松,夫妻两匆匆吃口饭,喂了牛羊猪马鸡等一应家畜,再匆匆忙忙炒半盆瓜子装在口袋里,顺手拎起门口的两个小板凳小马扎,领上哥哥抱上妹妹在暮光里急急忙忙赶往戏场,路过邻居家再吆喝一声王五媳妇、赵四家的戏快开了,赶快走!!那边也立刻应声,同样着急忙慌的丢下饭碗桌子也顾不上收拾,披上一件外衣锁门就走,旁边孩子们早已经装好大豆瓜子站在大门口等着。夜场反而是人山人海,晚到的人已经没有地方可坐,坐下也看不到,就直接站着看完一场戏,男人的肩上还扛着孩子。

其实孩子看不懂,就是看戏台上花花绿绿长胡子大花脸翻跟头舞长枪锣鼓喧天的热闹,看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