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刘协论三国(2 / 3)

“那么你说说看,都有谁,他们做了什么?对了,别主观,要客观评价。”

刘协知道这是师父的考验,仔细想了想,道:“第一个撕开盛世面纱的是张角,他虽然是个反贼,但是他先前的‘大贤良师’也不是假的。可能是曾经的积德行善看到了大汉的种种不公平,最后发现医者不能救大汉,于是他来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虽在甲子,天下大吉’。不过张角不受到士族的信任,自身手下良莠不齐,也做了不少恶事,最终百姓也不支持,继而被师父击杀!”

哎,我这血淋淋的伤口,又给拉出来撒盐,徐子羽有些郁闷,不过还是夸奖刘协道:“薄荷你说的不错,下面继续。”

刘协道:“张角之乱没有多久,朝堂动乱,何进和十常侍互相斗争,在这个背景下,董卓进京,窃取了最终的胜利果实。董卓此人其实本性并不算恶,但是作为一个西凉武夫,本身就不受到朝堂的信任,河东士族更是没有半点支持。在这些情况下,董卓选择了对士族的拉拢,对百姓却没有怀德,最终看似权倾天下,只不过是士族的提线木偶罢了,也就是最终他的暴虐脱离了士族的掌控,否则的话,这天下,就不知道谁说的算了,也许是袁家吧!在后续和董卓的斗争中,还是靠师父,一己之力击杀他,并收编其部下,让一场大乱消弥于无形之中!”

哎,你这其中有点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我是真心帮董卓,不过人家不领情啊,而且最后还是深深的误会,罢了罢了,都过去了。徐子羽道:“说的不错,再继续!”

刘协又道:“董卓死后,种种阴差阳错,天下又陷入了新的动乱,群雄并起,割据天下。”

说到这里,他神色有些不太好:“张角选择推翻大汉替代大汉,但是自身的认识不足。董卓希望挽救大汉,却远见不够。到了这个时候,各路群雄纷纷都有想法。”

“孔融这些小势力,效忠大汉,却又才能不够,实力不足,最终只能自保一隅之地。”

“陶谦这种模棱两可的最多,若大汉优势,他就是大汉的徐州牧,若大汉劣势,最终他必然会投靠最大的势力。”

“而袁绍袁术这种四世三公的,则想着取而代之,取得了世家的支持,打算建立一个以世家为主的新秩序。若不是师父官渡之战平定北方,袁家是很有可能完成这个目标的。不过袁绍本人好谋无断,袁术志大才疏,最终袁绍病死邺城,袁术演戏桃园村,都没能成事。”

“马腾韩遂这些,是想效仿董卓旧事,不过他们威望不够,没有做到这些。”

“刘表、刘璋这些宗师,偏安一隅,却心有野心,他们心有汉室,不过是想名正言顺的当皇帝,却也受到各种制约,加上才能不足,也只能不了了之。”

“而最可能完成自身目标的势力,只有三个!”

徐子羽来精神了,这徒弟可以啊,我这些只零碎的说过,现在却看那么透,当下道:“详细说说!”

刘协点点头:“第一个势力,孙家!孙坚孙策孙权,孙坚留下了班底。孙策则拿着这些打下了江东的基业,而孙权却安稳江东。他们的目标,是以长江天险为屏障,退则割据江东,进则席卷天下。若不是师父当机立断,赤壁伪败,让江东落入我们手中,再过数年,我们就难了!”

顿了顿,他继续道:“第二个势力,刘备。师父对刘备严防死守,我先前还不明白,仔细研究后,此人不简单。拿着汉室宗亲的名义,以匡扶天下的志向号召人心,挖着大汉的墙角,打算绕开朝廷新弄一个以他自身为主的朝廷。要不是师父重视他,各种打压,刘备若在中原站稳脚跟,那简直是尾大不掉。”

说完这,刘协神色复杂的道:“最后一个势力,也是若没有师父,统一天下最有可能做到的势力,曹操!曹操此人复杂,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他现在处于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