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无论仙凡,无论哪个修行体系,师父的作用都是尤为重要的。很多时候,师父的一句点拨,抵得上自己苦苦思索十天半个月的。尤其是修行初期,刚接触修行,什么都不懂,有些时候就会有疑惑,疑惑不得解,便成了困惑。日子久了,心魔丛生,轻则修行缓慢,重则走火入魔。
古中生能拜丁金源为师,也算是捡了个大便宜。
“好。这里有两个选择,由你来选。第一,我宣布你成为我的入室弟子,从此你自然是受我庇护。但是,你一个刚入门的外门弟子,竟直接拜我为师。不提那些内门骄子,单单这外门上万弟子,会怎么想?会怎么做?这些压力,你挡不挡得住?”
丁金源顿了一下,给了些时间让古中生琢磨,而后才继续说道:
“第二,我暂时收你为记名弟子,等你进入内门,再转为入室弟子。这样你的压力会小很多,但是我对你的支持也会小很多,毕竟只是记名弟子,我对你不能表现的太过优待。两种选择,各有优劣,你……怎么选?”
万物有阴阳,万事有得失,没有什么事可以两全其美。丁金源说的两种选择,听着是为古中生考量,实际也是考验的一种。
武道修行,讲究勇猛精进,心思重了,想法多了,做事自然也就瞻前顾后,武道修行总是要差一些。但是,人各有志,你不能强迫别人一定按照你的想法做事,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所以,选择权交给了古中生,选择不同,接下来的路自然也就不同,毕竟丁金源是武道强者。
面对这样的选择,古中生也不得不慎重,他先考虑了自家老师的想法。老师想让我选哪一个?后面想了半天才幡然醒悟,修行本就是个人的事情,老师的想法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能顺自己的心意修行,那修行还有什么意义?想到这里,古中生不再犹豫。
“时不我待,弟子选第一种。压力也是动力,这样弟子才能更快的进步。如果弟子挡不住这些压力,说明弟子不是这块料,废了也就废了吧。”
置之死地而后生,足够的压力才有足够的动力,这句话着实不错。
“哈哈哈~好!要相信你师父的眼光,也要相信你自己,不是那块料,我是不会收你为徒的。丹方的事,交给我,我来和宗门谈。以后修行上有问题,就来问我。万一我不在,你就去找许执事,就是入门时见到的许执事。他早年间,也受过我指点,是自己人。”丁金源心情大好,第一次产生收徒的想法,自然不想收一个软蛋。
“弟子明白了。”古中生执弟子礼。
“嗯,你现在用不上什么灵器法宝,等你入了内门,为师再送你一件拜师礼。上山一个月了,可有什么疑惑不解,统统问来。”丁金源很是大气的说道。
看得出来,丁金源心情不错,对古中生也很是和善。古中生也不是那种不知好歹的人,师父是很亲近,但至亲还有闹矛盾的时候,师父也是如此。丁金源叫古中生把问题统统问来,古中生没有当真。古中生心中的问题太多了。仙武宗有多少人?您是什么修为?宗主什么修为?宗内有多少度过雷劫的前辈?七修宗在哪?
想知道的太多太多了。古中生想了一会,这才开口。
“弟子确有疑问,仙武宗为何要先修武,再修仙?”
丁金源有些意外,古中生如今只有十五岁,这个年纪的少年,好奇心是最重的时候。丁金源以为,古中生第一个问题会是,师父的修为是什么境界,或者两位宗主到没到金仙,没想到竟提了这么一个问题。
“武道善攻伐,对肉身的磨练尤为突出。同样的年龄同样的境界,武道强者的肉身活力,要远大于术法修炼的高手。武道可以保证你有更多的时间去突破,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其他的原因还有很多,这其中就包括宗主和各位长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