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出国踢球几乎没有心理障碍。德国球迷几乎只关注本国联赛,以每周一出版的《踢球者》杂志为例,在超过100页的内容中,仅有不到10页其他国家的内容,其余90页全部是德国各级联赛情况。
德国足球界充满着自豪,国家队主教练尤尔根·克林斯曼就是这样一个代表性人物。
克林斯曼心里很清楚卓杨对于德国国家队的意义,他很早就开始关注卓杨,在他看来,由卓杨、巴拉克、施魏因斯泰格、代斯勒、施耐德组成的德国队中场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相辅相成几无破绽,而且年龄结构上的优势会保证其称霸十年。但缺少了卓杨,中场和前场的衔接这一最关键要素,就成了德国队最大的短板。打弱队好说,但碰上意大利这样的‘克星’球队,很不容乐观。
克林斯曼渴望招入卓杨,但骄傲的日耳曼轰炸机绝不会附身去乞求。
.
欧洲金球奖尘埃落定后,卓杨也很认真地考虑了这个问题,世界杯这样最高端的赛事没有人不想参加,而且他对德国国家队没有丝毫距离感,能进入自然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只不过,相比起克林斯曼的骄傲,卓杨更是长了一身傲骨。冬歇期时他的经纪团队头目帕特里克·斯蒂尔主动前来游说,愿意作为他的马前卒前去私底下和国家队沟通。卓杨沉吟了许久,才默许了他的动作。
“帕特里克,有些事情我不会让步,你知道我的底线。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否则你也知道后果。”
“……明白。”
躲开媒体,斯蒂尔在一个极其隐秘的场所顺利约见到了克林斯曼,在这次非正式会晤中,两个人开诚布公交换了各自一方的想法。结果,卓杨和克林斯曼之间的鸿沟太深,双方诉求差距非常大,最终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