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首。
毓贤不得不命道员吉灿升和副将马金叙率领所部官兵剿匪。
十一月二十一日将义和拳大首领抓捕,而后又把另几个首领捕获。
毓贤对义和拳的这些首领等进行了审问。
发现这几个人的所作所为,和他脑子里形成的思维定势的教案无任何关系,这些人的确是以教案为借口杀人越货、抢掠财物作恶多端的劫匪。想到自己一直在袒护这伙强盗,怕落人口实,也迫于各个方面的压力,匆匆忙忙把义和拳大首领等首恶处死。
各国列强对毓贤不能保护教堂,引发教民的极大不满,强烈要求清撤换山东巡抚。
清也认为毓贤“固执己见,以为与教民为难者,即系良民,不免意存偏袒,似此因循日久,必滋生事端”。
一八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命毓贤进京陛见,
由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
袁世凯目赌山东乱像,不愿意接毓贤的乱摊子。
进京请训时提出,因山东治安不好,奏请自己仍旧节制武卫右军。得到批准,便带领本部人马去山东上任。
到任后,袁世凯面临的是两大难题:
一个是高密的民众阻止德国人修筑胶济铁路,另一个是遍布山东全境的义和团的活动。
袁世凯早就在骨子里认定,义和团之类的是匪患。这也很正常,他的家族本就是靠镇压农民造.反中兴的。
因此,他在上任途中,路经德州接见吴桥县令,高度评价其请明旨惩办拳匪的举动,并电促直隶总督裕禄上奏。
到任的第二天,他就先下手为强,颁布了《禁止义和拳匪告示》。在告示中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统帅重兵彈压镇抚,原不难立加扑灭,究不忍不教而诛”。
除公告前任毓贤已将义和拳大首领等正法外,特出示晓谕军民人等一体知悉:
“务宜互相劝诫,守分安常,……毋误堕于迷途。其已入拳教者,痛改前非,立时解散;其未入拳教者,勿复附从。有能激发天良献首者,定以自新之陆并奖其除霸之功;如其执迷不悟,怙恶罔悛,是乃甘蹈刑章,定当严缉惩治。
“或敢包庇匪首,隐匿不报,一经发现,定将窝主按律科罪,并将里保一并究惩。倘再目无法纪,持众抗官,大军一临,玉石俱碎。本署抚部淳淳苦心,勿谓言之不预也。”
对于袁世凯出任山东巡抚,各国列强是比较满意的。
比如英国驻京公使窦纳乐致函英国外交大臣索尔兹伯理说:“关于山东北部的局势,我认为,最有希望的前景是挑选袁世凯充任山东巡抚。
“这位官员曾担任多年的驻朝鲜大臣的职务,并且最近统率驻天津附近受外国人训练的军队约八千人。
“他已经宣布,必须把全军随他调往该省:同时,他性格果断,而且在必要时立即使用武力,这是他一生中在各种危急形势下进行活动的特点。所以使人们可能期望,在他管辖的省份中,他将顺利地迅速平定叛乱。”
禁止义和拳的告示发出后,袁世凯找来手下的提督程文柄商量剿匪事宜。
程文柄一再摇头,说义和拳很多人有神功附体,刀枪不入,实难对付。
好意的劝说袁世凯,布告发出去做做样子就算了,别给自己找不必要的麻烦。
义和拳真有神功附体吗?袁世凯是个很迷信的人,但他更相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回忆起那次和济南知府卢昌诒在剿杀义和拳时,打死拳匪二十多人,没见有谁刀枪不入呀!但程文柄一口咬定他是亲眼所见,说的活灵活现,袁世凯也不能全然不信。
如果这些义和拳的拳民真的是有神功附体而刀枪不入,还真的不好对付,袁世凯很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