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胡适的《四十自述》(3 / 3)

国家”制度变为董事会主体的制度,学生争取治校权利,组织了“校友会”,遭到压迫,于是一群学生退学而筹办“中国新公学”,但终因为条件艰苦,坚持一年后解散。期间曾“在新公学做教员”,教英文。

因家事败坏,新公学解散,忧愁烦闷时,如实的写自己跟着“浪漫的朋友”“堕落”,曾大醉,打了巡警,进了巡捕房。而后终于猛醒振作。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参加留美考试……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四十自述》的最后一篇题为《附录》,副题为《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

这篇文字主要写的是在1917年1月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之前“一年多的文学讨论”。留美学生最先关注的是“中国文字的问题”,例如赵元任论“吾国文字能否采用字母制,及其进行方法”、胡适论“如何可使吾国文言易于教授”。随后,胡适提“要须作诗如作文”而引发“诗国革命”的争辩,经过一轮交流,胡适称自己“思想上起了一个根本的新觉悟”。同时也写到,因为朋友间的“大笔战”,他被“逼上了决心做白话诗的路上去”,写了第一首白话诗也就是著名的《蝴蝶》(原诗名《朋友》):“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大段大段地引用文章、日记、书信,这应是胡适行文的一大风格特点——他自己称文章长短处时说的是“我的长处是明白清楚,短处是浅显”。

读这本自传,和阅读《白话文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等胡适的著作,会有不同的感受。多的是一种亲近感,多的是切入心路历程。会留给人对于成长、对于思想文化、对于为人处事等诸多的启发。

《四十自述》,因为剪裁得当,描写传神生动,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新月》上登出前3章以后,刘大杰曾写信给胡适,评论说:“新月》上你那三篇文章,我最爱第二篇《九年间的家乡教育》。那篇给予人的印象是很深的。最成功的一点,是在纯朴的家园的生活里,反映出来一个聪明的孩子和一个慈爱而又是孤苦的母亲相依为命的活泼的面影。”

遗憾的是,《四十自述》毕竟只是“半部书”,而且是始终没能续完的“半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