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胡适和陈光甫(1 / 3)

胡适作为学者任驻美大使,全无政客的深沉和韬略,而是以“诚实和公开”的态度,赢得别人的理解和信任,所以,人们赞誉他为“学者大使”。

他所完成的第一大使命,是在武汉沦陷后不久,促成美国政府给予我国2500万美元的第一次借款,即“桐油借款”。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除了在战场上节节失利,经济上的危机也非常严峻,由于庞大的军费支出,还要应对日本的金融侵略,财政状况已经极度恶化。在胡适就任驻美大使前,国民政府已派出在白银协定谈判中不辱使命的陈光甫前往美国洽谈借款事宜。

陈光甫1881年1976年,中国银行家、中国近代旅游业创始人。原名辉祖,后易名辉德,字光甫,以字行世。江苏镇江人。他读私塾数年后,去一家报关行当学徒,刻苦学习英文,后考入汉口邮政局。22岁随中国代表团参加美国国际博览会。会后留学美国,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商学院,1909年毕业后即回国。办南洋劝业会初露才华,被江苏巡抚程德全任为江苏银行总经理。由于自己的改革主张不能实现,毅然辞职。

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江苏省银行监督。1914年转任中国银行顾问。翌年6月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资本从最初的10万元发展到后来的500万元,分支机构遍布全国。由此登上上海银行公会会长宝座,成为上海金融界的领袖。1923年8月,陈光甫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旅行部”,1927年该“旅行部”独立挂牌注册,并易名为“中国旅行社”。这是中国近代旅游企业化的标志。

1927年他又任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为蒋介石筹募军饷。

1928年出任江苏省政府委员、中央银行理事、中国银行常务董事和交通银行董事等职。1931年与英商太古洋行合资开设宝丰保险公司。1936年3月,任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高等顾问。1937年,任大本营贸易委员会中将衔主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立复兴贸易公司董事长,中、美、英平准基金委员会主.席。

期间,受蒋介石指派赴美国谈判借款事宜。

在出访前,陈光甫就做好了充分的功课,他很清楚政治借款的可能性极小,只有通过抵押贷款的商业化方式运作才有可能成功,陈光甫对国内可做贷款抵押的各种产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在美国财政部驻华参赞尼克尔森的建议下,决定采用桐油作为抵押品。因为桐油是军需物资,属于战略原料,即使是反对援华的孤立主义人士也无法反对,更重要的是桐油是中国当时最大宗的出口产品之一,可以争取到较多的借款。

10月4日,做为新任美国大使的胡适赶到美国后。胡适、陈光甫开始了为期数个月的合作。

陈光甫是地地道道的商人,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在胡适看来,陈光甫“不是很高的天才,但其人忠厚可爱”。

据胡适日记记载,那段艰难的时光,陈光甫几乎天天与他在一起,“与光甫细谈借款事”、“下午光甫去看财部长,谈的无结果”,“光甫来谈两次。下午我们两人从六点半谈到十点半!” “二次借款如何发动”这样的话,因此多次出现在他的日记里。

美国人并不想公开“选边站”,帮助中国对抗日本。因此要取得美国的借款非常困难。一些美国官员私下里对他们说,中国的官员和富商在美国有数亿美元的私人存款,何不捐献国家以抵抗日本侵略?这也是宋子文、孔祥熙等人都不愿出面,而竭力推荐陈光甫赴美的一个重要原因。胡适多次耳闻目睹陈光甫在借款问题上,所遭遇的重重困难和屈辱。

陈光甫与美国财政部长摩根韬商谈第一次借款问题时,提出七千五百万美元的贷款额,摩氏如此回答:“我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