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大明大航海时代的来临(2 / 2)

这一切都为大明重新下西洋准备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朱慈烺没有因天武新政的功绩而陶醉,他的目光不再停留在以往的“宣扬国威”上,这次组建下西洋的船队,是以更加开放的思路,为建立起一个前无古人的蓝海帝国打前锋。

整个大明帝国,从皇帝到百姓,所有人的观念基本都已发生了转变,对外拓展势不可挡!

大航海时代,海上航行的实力,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海船的鼎盛,又象征着国家的富强、技术的发达,文化的进步。

明初时,大明走的是和平外交模式。

明太祖朱元璋积极主动发展与藩国的邦交关系,还制定了十五个“不征之国”,试图构建一个以大明为主导,有等级秩序的、和谐的理想世界秩序,这种外交政策影响了大明三百年。

朱慈烺不追求“四海宾服,万邦来朝”的目标,而是要开辟唐宋以来出现的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改变全世界的价值观,让全世界都认识到大明的强盛!

在此基础上,朱慈烺还开始了一系列更大的手笔。

大明以武力为后盾,力争以不动兵戈的方式实现威服众邦,构建以大明帝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格局。

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武力,朱某人一向喜欢先礼后兵,对自己看上的土地势在必行的拿下!

这次下西洋活动,其实相当于朱慈烺派人去看地的。

首先要恢复大明对南洋诸岛的管辖,特别是马六甲海峡,这条通往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是时候拿下来了!

那里自古以来就是大明的国土,永乐五年(1407年)时,明成祖朱棣在苏门答腊岛的巨港设置旧港宣慰司。

这是大明在南洋的最高行政机构,也是大明领土的最南端。

辖区包括今天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全部国土,印度尼西亚大部分,以及泰国、菲律宾一部分。

旧港的东北隔马六甲海峡与马来半岛相望,西近印度洋,东临南海和爪哇岛,是军事和经济的重要位置,并配备了御封军镇。

大明海军在马六甲海峡的满刺加建立城栅、仓库,以之作为经营西洋的中转站。

前几年,尼德兰人刚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马六甲的控制权。

不过现在尼德兰人主动派使团来舔大明,要求结盟,这就有点意思了。

朱慈烺没有干那种趁火打劫的缺德事,这事弄不好,会给尼德兰人提醒,大明想要马六甲了,到时那帮红番鬼一定加强马六甲的防御,说不定会耽误大明下西洋的战略部署。

朱慈烺丝毫不急,就先让红番鬼们建设两年,等建好码头后再直接拿过来用。

根据穿越者的优势,他隐约记得,英荷战争今年就会爆发,差不多要持续一两年。

第一次英荷战争,尼德兰人会输的割地赔款,捏着鼻子当孙子,英国也同尼德兰一样被战争拖得疲惫不堪。

朱慈烺的打算是,今年下西洋,等英荷战争后尼德兰本土海军舰队实力大损,大明的远洋舰队差不多也回来了,那时再经过马六甲时,顺便就收回来吧!

至于如何跟尼德兰人解释,朱皇帝行事,还没有向人解释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