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无巨细地写了分别以来,她在御京所做之事,所见之人。
她告诉福宁郡主,嘉平帝是怎么恶心吧啦地要将她塞给他那些不成器的孙儿们,讲了原来寂先灏便是当年的小胖子,如今依旧圆润。
然后跟她打听倾云楼里的那个宁妃的底细。
还将她在垂城偶遇的那个叫做谢元的人,被谢愚忽悠了,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往南边儿去了。
此人似乎图谋甚大,但是谢愚不肯细说,她也不是很清楚。
希望福宁郡主在南边儿不要遇到此人,她担心娘亲会吃亏。
她还隐晦地提点福宁郡主,南疆不是很太平,万事小心为上,能不去南疆就不要去。
但是南疆以南,望海之处,大有可为。
想到陌惊弦会偷偷摸摸的看她的信,陌微凉笑了笑。
在信的末尾落了一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陌微凉写完,搁下笔,捡起信笺,将墨汁吹干,折好装入信封之中,递给陌十九。
陌十九接过来,立在一边。
陌微凉故意问道:“还有何事?”
陌十九木着脸:“……县主给国公爷的信呢?”
不写回信吗?
她明知故问:“要写吗?”
陌十九猛点头。
跑腿儿的还在外面等着呢!
要是没能拿回给主子的信,跑腿儿的那两条腿估计就要变成摆设了。
陌微凉揉了揉手腕,打了个小哈欠:“夜了,哥哥不日便能回来,信就不写了。”
别呀!
陌十九为难:“县主多少还是写一点儿吧。”
不然他怕跑腿的死得太惨。
“那就帮我给哥哥带个口信吧。”
“县主您说。”
“知道了。”
陌十九为跑腿的兄弟默哀。
奉天台其实离御京城并不远,快马加鞭,也就一日的路程。
但是架不住祭天有特定的流程,陌惊弦负责护卫周王的安全,保障整个祭天过程的顺利。
祭天没有结束,他就不能回京。
怨念堆积之下,陌惊弦身边都没有什么人敢靠近。
唯有安国公倚老卖老,粘着他不放。
安国公与英国公、宁远侯这几位不想参与周王吴王之争的公侯不一样,他老早就投靠了周王。
还把自己的一个女儿送给了周王当妾。
周王的庶长子就是这个妾生的。
安国公问陌惊弦:“听闻西北蛮族又有东进的迹象了?”
蛮族的动向是在朝堂之上讨论过的,传来消息的是英国公世子赵英杰。
如今是赵英杰在西北驻防。
陌惊弦便道:“赵大哥传回的军报是如此说的。”
安国公叹息:“西北是大患啊。那些蛮族,不事生产,总以劫掠我大凌边境为乐,如同一只跳蚤,咬一口就遁走,着实令人厌烦。”
陌惊弦眯着眼不说话。
安国公自言自语:“今年这天冷得有些狠了,怕是西北不好过了。只可惜西北军被那蛮族吊着,这已是多年未曾回过家了吧。”
陌惊弦答道:“职责所在。”
安国公笑道:“且看年底吧,说不得,到时候我这老胳膊老腿的,还得活动活动。”
陌惊弦随口应付:“国公老当益壮,能者多劳。”
安国公摇头:“老夫是不行啦!今后还是要看你们这些少年人的。能不动刀兵还是不动的好,逆王余孽如今又蠢蠢欲动,怕是有所图谋。”
“圣上明鉴,各路宵小也不敢放肆。”
安国公笑眯眯:“皇上圣明,宵小之辈自然是不敢妄动,如今又有周王代天子祭天,安抚四方,天下自然海清河晏,风平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