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对于李特的做法,只是心寒和不齿(好吧,你越是背道而驰,我日后对你下手的负疚感也就越小),而殷基就是抓狂和崩溃了:本来坚壁清野的目的是消耗李特的士气和物资,可以不战而退敌,但是,居然这么多的百姓选择了不配合(其实也就是他们殷家在当地声望不错,要不然,不配合的更多),结果,看到的是满地的狼烟、哀鸿遍野。
李特的屠刀对准的是手无寸铁的百姓,是不听领导安排的手无寸铁的百姓,按理来说,对其余还未曾染指的区域人民来说应该是一个警示,可惜,李特的手段太过卑劣,动刀的都是当地吴人,即让他们纳了投名状,无路可退,同时也在告诉生者:只要跟着我们混,杀几个乡人,就可以保证全家无忧(还可以去抢别人,有吃有喝)。
败类哪里都有,人性黑暗的一面在李特大军的淫威之下开始展露,不断有人向身边好友下了黑手,然后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抢着去做这种恶人,下手晚了就没有货了,还容易成为别人的盘中餐和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敲门砖,所以,就形成了一种恐慌踩踏效应,劣币驱逐良币,恶人,成了这场人性大战中的胜利者。
不是没有人自发组织起来对抗这种暴政,可惜,善良淳朴的乡民,怎么可能打得过暴徒和职业军队,结果,迎来的就是更大规模、更加惨烈的屠杀,无数女性被蹂躏(此处血腥丑陋之处省略若干字),而这种蹂躏和屠杀,又激发出了人性中更加丑恶的一面,很多新附的吴人,在下一步的侵略之中,甚至表现的更加积极。
对于这种现象,别人是在不可思议之余痛加指责,可是,王迪知道,这并非孤例,不能因为人类善良美好的一面就无视了黑暗和丑陋:二战时期,奥地利是被德国吞并和消灭的,但是,几十万奥地利人加入德国军队之后,在屠杀犹太人配合德国进攻其他国家方面出力不少,这还算是好的,毕竟后来还道歉和反思了,某个半岛上的民族和国家更是为人不齿,本来都是日本的受害者,但是,在跟着主子侵略中国的时候,出力更大,姿态更加丑陋,据历史学家举证,朝鲜亡国五十年,既少有游击队的反抗,也没有大规模暴动,绝大部分人都改了日本姓、说日本话,安份守已做“顺民”,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许多朝鲜人更是加入侵华日军(有言论说南京大屠杀中有大量朝鲜军队存在,并且手段更为残忍,但例证并不充分,暂不采用,但是,侵华日军中有大量朝鲜人存在,是不容辩驳的,哪怕他们是被胁迫)。
王迪能够理解,但是这个时代的人却不能接受,不然吴人当初也不会对手刃陆抗的步协家族那么的怨恨和排斥了。
面对这地狱般的景象,殷基没有太多的选择了,只能硬着头皮进攻——继续装聋作哑、见死不救坐守的话,虽然李特还是拿他没有办法,但是,民心可就彻底无法挽回了,而军心也会随之崩溃。所以,集中了3000人主动出击。
一开始,殷基的反击比较顺利,他的突然出动令一些“伪军”措手不及,连续干掉了三四股之后,终于遭到了李特主力部队的冲击,虽然双方军队中都有不少取材于蛮族擅长山地作战的士兵(孙吴强盛时,军队有三十万,降晋时大约有二十三万,其中少数民族兵员众多,南蛮、交州夷等族士兵不下十六万,山越就至少占了十万),可是,这零陵一带的士兵多年未经战阵,对面的敌人可是一路从三巴杀到了建平,又从建平一路杀至武陵、天门、衡阳,这半年多来没干别的,整日游走于刀口之上,战斗力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一开始,靠着血海深仇和个人武勇,吴军还能勉力支撑,不过一个时辰之后,渐渐力不能支,人数还是劣势(李特的主力部队再加上仆从军,这一战拿出来将近6000人),终于崩盘,殷基本人战死,结果,零陵、始安与营蒲三县也宣告投降。
分出1000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