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一个掣肘自己的得力助手——最后,王迪还是出于人道主义关怀,以慈善家的姿态,收藏了周处那刚刚十岁的儿子周玘,他不知道,这孩子也不是善茬,原时空西晋末年时,石冰、陈敏、钱璯先后在江东发动叛乱,建立割据政权。周玘纠合江南地主武装,配合朝廷军队,三次平定叛乱,又不满司马睿等北人,联合江东原住民阴谋发动政变,事泄郁闷而死,不过也保住了周家的根基,他更不知道,这个很是单纯的善意举动,也让自己未来的军团再添一员虎将——王迪收藏了陆家的几个遗孤,是因为陆机和陆云的名号听过,有收藏价值,至于这周玘,他是真的没有听过。
干掉了周处之后,整个宜都都陷入了一片混乱,这本来是王颀第一时间杀回巴东的最佳时机,结果,行军至沙渠,羊渠守军深受鼓舞的时候,意外再次发生:巴人夜间发动暴动,趁势掩杀,王颀军猝不及防,中军大帐中招,混战中,王颀被人杀害。
数月来一直和王颀并肩作战,深得信任,向来也很有职业操守的巴人居然会叛变?一时间举世震惊。
除了王迪和李庠、李流。
这本就是计划之中的事情。
包括当初巴人叛变张悌一样,都是来自于资深巴人李流和李庠的操控,干掉王颀这件事,早就写在了日程之上,只不过是在寻找一个利益最大化的时机罢了,现在虽然不是最好,但是,谁让周处弱不禁风呢?真要是放虎归山的话,虽然不会妨碍王迪下一步在荆州的布局,却影响了在西南的谋划啊!
所以,王颀,必须死!
王颀殒命,标志着邓艾集团最后一个成熟型将领的离开,至此,那个不可一世的邓家军,完成了在这个时代的谢幕,除了一个正在谋求转职的邓朗。
也正是因为王颀和周处前后脚离开了,所以,王迪也就堂而皇之的将张悌重新包装出场,令其以3000人马(从副将到兵丁,都是李庠的人),假模假样的从武陵转了一圈后冲进了宜都,以一个救世主的姿态稳定了社会秩序(有相当一部分的打砸抢行为是李庠策划的),然后,王迪“先斩后奏”,以荆州牧的身份,命令张悌为宜都太守,以钟离牧为武陵太守之后,才将这些信息上报给了孙皓。
孙皓能说什么?能反对吗?张悌,本来就是你选出来的好苗子,钟离牧,又是一个不远万里回归祖国,在消灭王颀的战役中立下大功劳的人,这要是否决了,岂不是直接推到了王迪的怀抱?
可如果顺水推舟的话,孙皓依旧是损失惨重,因为张悌,表面上看是自己选拔出来的人才,可惜,在大染缸里涮了几下后,早就变了颜色,和王迪穿了一条裤子——可不敢有什么小动作,这段时间的黑材料一大把,都攥在了王迪的手里,这辈子都翻不了身,吃定了,与其冒险再度翻脸,还不如死心塌地跟着王迪混,最起码,从武陵太守到宜都太守,级别上看,也是平调啊。
至于钟离牧,虽然说王迪的做法只是让他回归本来面目(原时空就是武陵太守,死于任上,只不过王迪不知道,歪打正着而已),可是,拐了这么大一个弯,又有过数次亲密合作,虽然不能立刻就成为李流李庠一样的铁杆,但,至少也是一个中立派,不会作为孙皓的代言人,在荆州给王迪添堵。
这样一来,中央在荆州用来制衡王迪的棋子,就剩下了濮阳开和陶抗了。看看站在对面的张悌、李庠、李流,再想想钟离牧和陶家逐渐升温的关系,其实就剩一个有点闷骚的濮阳开了,立马成了弱势群体。
荆州这一局,王迪,破局成功。
同时,王颀殒命,也让巴东的抵抗变得无力和没有意义,丧失了奋斗目标和主人的残余军队在做出一番象征性的抵抗之后,羊渠,向刘谌敞开了大门,随后,朐忍、汉丰,以及……永安和北井等地的守军也纷纷易帜。
26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