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误解(6/10)(2 / 2)

身有残缺这一条感觉上是与佛家大力倡导的广开方便之门有些冲突呀。至于最后的犯过罪的人,不是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吗?”、

随缘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周施主所言,就是世人对佛门的大概看法了。自由之人,就是抛家弃子,甚至有拆散家庭之嫌。”

“但实际上这条的意思,是要求出家人斩断俗念,能更好地专心修行。就像出家人要由剃度师赐下法名一样,这是为了让出家人专注于修行,不为俗事所累。”

“从世人的角度来看,这的确是拆散别人家庭,但佛门出家戒律就摆放在那里,如果一个人在知道这些戒律后还要坚持出家,但与俗世的关系没有理清之时,佛门是不收的,剃度师也不会为其剃度。”

“这其中有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

“正法所在的寺院,在遇到俗事未理清之人,会劝诫他在家修行,而不是强行要求斩断俗念,遁入空门。”

“至于第二条,人吃五谷,难免身染疾病,身处俗世,难免有所意外。但佛家认为世有轮回,身染恶疾者,是种下恶因所致,受阉割者,更是如此。至于性征不明显者,修行佛法虽然是身处世外,但修佛法的是人,人难免有杂念,如此混在一起,恐生事端。况且佛门清净地,如此相处,非有大智慧者,不能为。”

“施主所言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世人所言,并非佛门一贯倡导。这一句话说的是行恶事之人能幡然醒悟,难能可贵,并非犯下大错后,遁入空门即可消去所犯之恶。世上哪有这等好事,如果真是如此,对行善修行之人又是何等不公平。”

“这句话说得是幡然醒悟的智慧,难能可贵,并非过往一笔勾销。否则佛门不就成了藏污纳垢之所了嘛。”

周欢听的不住地点头。

见随缘停了下来,还有些意犹未尽。

接下来的时间里,周欢一边提着疑惑,一边在超市里四处逛着。

随缘很愿意为周欢解答疑惑,她所问的,基本都是世人普遍对佛门的误解。

佛门发展到今天,尽管更改了许多戒律,但仍然让人误解。能消除一个人的误解,也是好的。

“佛祖是番外之人,天朝上国朝拜番外之人……”

“这是一个人的眼光所限。儒家讲学无先后,达者为师。佛祖智慧浩瀚无边,自然值得后人敬仰,这就好像现在的科学界,许多科学家都很崇拜爱因斯坦一样,爱因斯坦、牛顿、特斯拉与爱迪生,都是外国人呀。”

“师傅还知道爱因斯坦?”

随缘面无表情“你们有贫僧的资料,应该知道贫僧曾是研究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