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歼十五舰载战斗机的原型机也在加速制造,并且首架原型机也在进行密集的试飞。
只不过歼十五舰载战斗机引起的关注,确实还没有歼轰七b大,当然也比不了歼轰八,或者歼十b战斗机以及七一八工程验证机了。
一想到中国的舰载战斗机,林鹏就有一种冲动,他希望的是歼十五只作为一款过渡机型,也就是专门用来训练飞行员用的,也可以说让它成为一款舰载教练机。
而真正要用于作战的,肯定是新一代的隐身舰载战斗机,毕竟未来中国航母要面对的可是那些强大的航母和空军,拿歼十五去对抗f35那不是找死吗?有和没有都没啥区别了。
其实中国一直都在谋求发展航母和舰载机,早在八十年的时候,海军就在考虑发展国产航母。
当然那时候要发展航母还是太困难了,所以更容易一些的就是先发展舰载机。
在八十年代北所就提出了歼八ii舰载型,还有一个歼十三的舰载机,而六一一所提出来的则是歼七战斗机的舰载改进型。
很显然,无论是歼八还是歼七,都不能改造成为舰载机,因为它们本身都是高空高速截击机,起降性能比较差,起降速度接近300公里每小时,无法实现在航母上的起飞降落。
当然这两款陆基战斗机也不止这一个问题,还有它们的腿都非常短,就算能够在航母上起降,也无法成为一个有效的舰载战斗机,作战半径恐怕会小得可怜,也都带不了多少弹,就连空空弹都带不了几枚,更是无法携带反舰导弹。
在第二轮竞标时,北所搞了一个歼十三的方案,这个方案是在三代机竞标中失败的一个方案改的,外形有点像是f18cd大黄蜂战斗机,采用了边条翼设计,看起来还不错。
而六一一所的宋老则是搞了一个类似f18战斗机的设计,只不过和北所一样都是单发机,而且在那时候中国也没有一型涡扇发动机可以用,所以还是涡喷。
单发涡喷不仅仅是推力小,油耗高,而且不能解决上舰安全性问题,飞机机体空间有限的弱点仍然难于解决,所以两家舰载机都被取消,进入新一轮的竞标。
由此可见,在舰载机的竞争当中,北所和六一一所也是一直在较着劲的。
第三轮竞标,六一一所的方案就是双发歼十了,这有点像是歼二零的雏形,只不过最终由于双发歼十方案的技术风险比仿制苏三三的歼十五更大,所以最终海军选择了更为稳妥的歼十五方案。
毕竟中国早在九十年代末,就搞回来了两架苏三三舰载机的原型机,t10k7,北所对这两架原型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再加上又有歼十一的研制基础,技术风险确实要小了许多。
作为一个重生者,林鹏自然很清楚,未来歼十五舰载机的路其实走得很艰辛,虽然这款战斗机填补了中国舰母舰载机的空白,但是在可靠性方面和飞控系统上面出了不少的问题。
尽管后来歼十五也换装了有源相控阵雷达,改装新一代机载武器,还发展出一款电子攻击机,将歼15s后座教员舱更换成电子战系统操纵手,飞机改装电子侦察系统、电子干扰吊舱、反辐射导弹,能够截获和接收对方雷达和其他电子系统信号,精确定位,引导电子干扰吊舱和反辐射导弹打击这些目标。
但怎么样它也是一款几十年前的舰载战斗机仿制而来的,它的底子还是差了些,再加上对原型苏三三又吃得不够透,所以问题不少。
最重要的还是它是非常隐身性,而且雷达反射面积相当大,再加上起飞是靠滑跃,可以携带的武器少,因为重了它就飞不起来。
这样的一款舰载战斗机,其实也就是解决一个有无的问题,林鹏还是希望中国能够尽快立项研制新一代的隐身舰载战斗机。
因为国的f35舰载型,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