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百二十章 将行未行(2 / 3)

乱世长生劫 乔释迦 3246 字 2022-01-11

世子忽才退回队伍之中,颍考叔便又出列说道,“君上,迂回作战确实是良策,不过卫军已经吃过一次亏,未必会再次上当。臣以为,倒不如分兵四路,以袭扰之策,交替攻敌。让敌军应接不暇、疲于奔命。则敌军必然会败。”

“考叔之策,甚得寡人之心。”郑伯抚须笑道。

说罢,郑伯又看向端木易,问道:“端木先生以为如何啊?”

端木易正回想着此战的打法,听到郑伯忽然问自己话,便将记忆中的战术顺势说出:“考叔大人之计确实精妙,不过在下倒有一记添花妙手,可以让我军此战一举多得。”

众人闻言,都颇为好奇。就连平日里最是瞧不上端木易的世子忽,也流露出了期待的目光。

“先生有何良策,请快快讲来。”郑伯急切地问道。

端木易嘴角上扬,缓缓说道:“如今戴国被侵,戴都被围。我军分兵四路后,可由三面对敌军进行袭扰,一路直入戴国都城。戴君见到我军来援,必然开城相迎。而公可以混在军中,随我军入城。入城后,公以大郑国君之威,夺取戴君之权。随后便可以兼并城中兵马。到时候,我军里应外合,三国联军危矣。如此一来,我军不但可以以少胜多,还可以将戴地彻底收入囊中。”

“妙计,果然是妙计。”郑伯赞不绝口道。

随后,郑伯又向众臣问道:“诸位可还有什么异议吗?”

帐中众臣都还叹服于端木易的妙计,没人回答郑伯的话。

环顾了一圈帐中众臣之后,郑伯确定也不会再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便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端木先生的计策,向戴国发兵吧。”

……

八月,郑国移师戴国国境。

按照计划,世子忽独自回都城留守。剩下的军队,分别由公子突、公孙子都、颍考叔和祭足带领,兵分四路,向围城戴都的三国联军发起进攻。而郑伯就混在正面进攻的公子突军中。

八月初八,兵临城下。

穷途末路的戴君听说郑军来援,立刻开城迎接。

两军在戴都城正门开辟出一条血路,郑军便从此路进了城。

进城以后,郑伯便亮出身份,夺了戴君之权。戴国的军政便就此落入郑伯手里。手握戴国军权的郑伯指挥戴国军队和郑军合军一体。

城内军队整合完毕以后,城门再次打开。新军出城,已是原来的倍数之众。

而此时,围城的三国联军早已被三面来袭的郑军袭扰的无暇多顾。

再次出城的新军出其不意,趁势向三国联军发动进攻。

腹背受敌的三国联军无力抵抗,顿时溃不成军。

原本就各怀心思的卫、宋、蔡三国顿时分崩离析,各自为战。

而如此一来只会加快失败的脚步。

果然不出半日,联军大败,士兵奔走逃亡,不计其数。

就这样,原本气势汹汹的三国联军,在郑军摧枯拉朽的进攻一下,居然让没有挺过一天。

到最后清理战场之时,竟有千百乘车马被完好地丢弃在城外。而驾车的士兵早已不知去向何处。

此战,郑军收获颇丰。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顺手把戴国正式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对此,郑伯甚是欣喜。回都城之后,他不仅爽快地将收监的秦人尽数释放,还赏赐了端木易不少财帛。

论功行赏之后,端木易正式向郑伯请辞。尽管继续帮助郑伯完成称霸之途也并不违背天道,但作为秦人,端木易还是不愿意为郑国出力太多。

郑伯虽然不大情愿,但手里也已没有什么能继续让端木易留下的资本,最终只好答应由他而去。

行赏会结束,众臣散去。刚走出大殿的端木易正要回驿馆中准备离郑的行装,公子突忽然追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