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百五十六章 凯旋归来(2 / 3)

乱世长生劫 乔释迦 3233 字 2022-01-11

行了一礼,随后由项安说道:“回禀君上,天佑大楚、福泽君上。今唐城之围已解,郑蔡两国联军大败而归,仓皇退兵、溃逃离去。自此之后,想必我大楚的实力,将在中原诸侯那里,声名大振。君上,这实在是可喜可贺啊!”

早已收到捷报的楚王,此时欢喜不已。他兴高采烈地对立功而返的两人说道:“二位此行当真是为寡人解决了一大难题。寡人要好生地赏赐两位。”

“多谢君上,只是这次能迅速退敌,还是多亏了端木先生的先见之明。微臣不过出些劳力罢了,万不敢邀功请赏。”项安谦虚道。

他之所以这样说,目的也很简单,自然是希望楚王能够封赏端木易一官半职,好把他留在楚国。

可项安不知道的是,这一年多来,楚王不止一次地向端木易提出过要封赏于他的想法。但最后总是会被端木易以各种理由拒绝掉。

因为端木易的心并不在官场。在秦国、郑国两次蒙难后,他已经不想再参与到任何一国的纷争中去。

这一次,若不是算准了无名会来,端木易也不会如此果断地奔赴边城、随军退敌。

听到项安的请求,楚王无奈地笑了笑,又看向端木易说道:“不是寡人不愿封赏先生。而是先生确实并非池中之物。寡人若以对待普通谋士之礼对待先生,不免对先生太过不敬。而先生似乎也并不愿意在我楚国称臣拜相。”

楚王话音刚落,端木易在一旁接着说道:“大王说得不错,在下确实已经没了出将入相的心思。如今,我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躲起来过些惬意日子。”

说着,端木易又想起了无名的处世态度。他不由得皱了皱眉头,感慨良多。

“先生既然不愿,寡人倒也不会勉强。”楚王说道,“不过总得有些什么赏赐吧,不然这个样子,若是传了出去,倒显得寡人十分小气。”

曾经也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端木易深知此理,因此并没有再次拒绝楚王的提议。

相反,这一次他主动建议道:“在下闲散惯了,虽然不贪图什么身外之物,却唯独爱好饮食。如今,于食,我大楚山野湖泊众多,倒也不缺风味。只是这饮嘛……不如,大王便赏我些佳酿琼浆,供我平时独酌取乐吧。”

这又算什么难事?

面对端木易提的条件,楚王自然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同时,楚王又张罗着要搜罗一些珍奇玩意儿,一并给端木易送去。也算是另一种恩赏。

这样的要求,端木易自然不会拒绝。

接着,楚王又对项安进行了封赏,赐了些土地人民。

对二人赏赐完毕后,便已不再有什么正事。项安本想着早些退下,好与端木易一起去和芈平见上一面。

于是,他便向楚王拜别道:“项安拜谢君上恩赐。唐城战事已尽数报备完毕,我二人便先行告退了。”

楚王想必也知道项安的想法,再加上他也确实体恤这两位劳苦功高之人,便点点头,以示准许。

项安看了端木易一眼,端木易会意,便和他一起缓缓退下。

临近殿门之时,端木易忽又停下脚步,对项安说道:“项大人,请您先到外面稍等我一下。我问大王几句话,随后便出来。”

项安虽有些疑惑,但端木易既然已说自己有事,他也不便多问些什么,便即应了一声,随后先行离去。

端木易去而复返,令楚王也颇为讶异。于是,他不解地问道:“端木先生,可还有什么事吗?”

端木易又向走了前几步,更加靠近了楚王一些,才低声问道:“大王,这几日,在下在唐城时,楚地别处可有什么异动?”

熊通微怔,随即眯起狭长的双眼看向端木易。

那副模样,倒真的像极了曾经的熊坎。

端木易感到背脊生寒,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