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如此激进,谁曾想你会当真兑现,……”
&esp;&esp;“嗬,看来有些人还是不了解我为人处世的性格啊,把我当成六吉公了?”冯紫英哑然失笑。
&esp;&esp;顾秉谦的特点就是容易自食其言,稍微遇到一些压力,就会改弦易辙,往好的说,这是从善如流,虚心纳谏,往差里说,那就是见风使舵,缺乏定力和主见,连冯紫英都利用过顾秉谦的这一特点。
&esp;&esp;“那紫英你是真的要对蒙古用兵?这样的话,朝里恐怕又要起波澜。”练国事提醒道:“他们可能会把其他事情都连到一起对你发难的,到那时候,我担心自强公、子舒和有孚公他们未必都会坚定地支持你啊。”
&esp;&esp;“这我也有预料,但不这样又如何呢?”冯紫英点了点头,“其实这样也好,总要有得有失,另外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也能更好的分辨出谁才是真正的盟友,谁是见风使舵者,谁是我们的敌人!”
&esp;&esp;“你决定了?”练国事深吸一口气,凝神问道。
&esp;&esp;“虽千万人,吾往矣。”冯紫英笑了笑。
&esp;&esp;不出练国事所料,当兵部将蒙古可能面临剧变的情报以及朝廷准备采取的对策公布之后,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esp;&esp;
&esp;&esp;一边倒地质疑质疑即将裁军的情况下,又要突然大兴刀兵对蒙古用兵,这无疑是一种变相的拖延裁军进程。
&esp;&esp;“怎么,连明起公(黄汝良)和汤宾尹也都退缩了?不是想为韩敬和许獬某划么?现在觉得我成了众矢之的,怕挨着烫手了,还是觉得我支撑不下去了?”
&esp;&esp;冯紫英好整以暇地短期茶盏,抿了一口。
&esp;&esp;“呵呵,可能都有些吧,朝中非议声太大,恐怕许獬和韩敬自己也都觉得观察一下形势更好,黄汤二人自然就觉得该等一等了。”汪文言也很平静。
&esp;&esp;自家东翁的根基从来就没有在这些见风倒的士人身上,只要边军和京营不倒,只要商人们坚定支持,有枪有银子,怕什么?
&esp;&esp;再说了这朝中看似鼓噪声一片,但是跳得起还是就那些人,更多的人还是质疑时机不合适以及会影响裁军而已。
&esp;&esp;何况大朝会才过去一个多月,这是正经八百经过票决而出的,要想推翻,五年后来吧,除非皇帝……
&esp;&esp;“哼,由他们闹腾去吧。”冯紫英无可无不可地道。
&esp;&esp;“啊?”汪文言吃了一惊,这岂不是意味着内阁失控?“大人,你难道就由着他们这样胡来?”
&esp;&esp;“什么叫胡来?都在合理表达自己的意见,现在内阁内部也没有形成一致意见,能怎么办?”冯紫英很淡然。
&esp;&esp;“问题是他们现在已经开始攻讦科举改革和考成法了,这不仅仅是对蒙古用兵和裁军的问题了,这是针对整个内阁的施政纲领而来。”汪文言提醒道:“属下感觉这帮人在四处窜连,意图掀起更大的风浪来,……”
&esp;&esp;冯紫英目光悠远,半晌才神神叨叨地道:“或许他们觉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办好这些事儿呢?”
&esp;&esp;冯紫英病了,病得不轻。
&esp;&esp;据说是在文渊阁里和内阁诸公争执不下,紧接着又在朝中例会上与几位尚书发生了争吵,急火攻心,结果回去之后意图在某位妾室身上泻火,结果却不小心受了凉,一下子就病倒了。
&esp;&esp;几位阁臣都登门去看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