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但论文官,青州人就占了绝对的优势。一百个文官里面,至少有四五十个是青州人。
因此,青州人素来以“文坛祖庭”的地位而自傲。
不过绿林之中,对青州却又有另外一种说法。
在绿林传言中,青州官府专以媚上为业,朝廷说一,他们至少要做到三。至于百姓能不能受得了,则完全不在乎。
所以青州的官儿特别容易升官,也特别容易被绿林好汉摘了脑袋。
至于位于九州中央的中州,或者说夏州,那个……自然是首善之地,高大上、牛皮哄哄,等等等等。
反正九州各地的人们说起夏州来,一般无非就是要么羡慕,要么嫉妒,很少会客客气气平心静气分析的。
夏州究竟怎么样?还要有机会自己去看一看才行。
刚到青州,潘龙就已经确定,那些关于青州的传言里面,最起码“文风鼎盛”这一点,的确是没有错误。
他此刻来到的只是一个小城,地方不过五六里,人口也不稠密,位置更没有处在九州大道的通衢上。可就算是这么一座小城里面,也有至少四五个书院,每一个书院里面都有许多人在读书,俨然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意思。
他不大能够理解这种心态,但事实就在眼前,青州人对于文化的追求,果然是令人佩服!
潘龙找了个兼营酒楼的客栈住下,然后等到傍晚,去楼下大厅里面坐在角落,听听酒客们在聊什么。
按照他的印象,这种读书人多的地方,每到吃饭喝酒的时候,必定会有一群高谈阔论的人,谈古论今、评议天下大事。虽然他们说的未必正确,但却可以从他们的话语之中,揣摩当地的情况。
果然,不一会儿,就有几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声音大了起来。
“洛南皇子的变法自然是极好的,就是这青州的官儿把事情做得不行了!”一个书生愤愤地说,“所谓‘过犹不及’,好事做过了头也会变成坏事,像这些官儿们如此作派,迟早是要出事的!”
“莫兄,慎言!慎言啊!当心被差人们听到,报到学官,责你一个酒后胡言,销了你今年赶考的资格。”
“我怕什么?我家中有良田三百亩,虽然谈不上富贵,起码也衣食无忧。大不了晴耕雨读,他学官还能抓我去坐牢不成?”
书生们年纪都不大,有人带了头,那个老成的便劝不住。很快,他们便开始纷纷抨击时弊,对青州官员们的做法大加批评。
潘龙在旁边听着,不由得皱起眉头。
按照他们的说法,青州的变法,似乎有些……不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