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最终之战(上)(2 / 4)

自己没有成家。

五方旗帜、白旌黄钺,各路诸侯的兵符将印尽数陈列身前,陆离整了整衣甲,焚香下拜,扬声背诵着孔融写好的盟约: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袁隗,乘衅纵害,祸加至尊,毒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翦覆四海。

执金吾原、冀州刺史馥、兖州刺史岱、徐州刺史谦、北平太守瓒、长沙太守坚、函谷都尉离等,纠合义兵,并赴国难。

凡我同盟,齐心一力,以致臣节,陨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宝皆鉴之。

读毕歃血,众人皆感与有荣焉,尤其是成为代盟主的陆离,走下高台的瞬间,感觉身上多出了什么东西,在冥冥之中庇佑着自己。

虚无缥缈,却又让人笃信、心安。

“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

话落,孙坚按刀环顾四周,俨然是要为资历尚浅的陆离撑腰。

不得不说,在没有拿到传国玉玺之前,乌程侯孙坚确实一片真心向汉室,有其表明态度,陆离说话也硬气了许多,毕竟国有常刑,军有纪律,要是做不到令行禁止,那还打什么仗?

“诺!”

不管心中怎么想,反正各路诸侯表面上都摆出一副唯命是从的架势。

另一边。

誓盟仪式也已完成。

中途没什么曲折,论官职、论兵力,盟主人选只有一人。

此时此刻,董卓独立高台之上,心中涌起无限豪气,大将军何进生前也没这么威风吧?

八路诸侯!

个个兵强马壮,再加上已经渡河而来的两万西凉旧部,再不开启决战,更待何时?

念及此,董卓拔出腰间佩刀,慷慨激昂道:“汉室昏沉至今,亟待英雄豪杰出世,力挽狂澜!”

“卓一介武夫,蒙诸位抬爱,忝居盟主之位,当怀澄清天下之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十常侍谋害先帝,诓杀大将军,裹协皇子。此三罪,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吾等当即刻发兵,入雒阳,清君侧!”

事实上,能将黑说成白,把狼子野心说得如此大义凛然,也是一种本事,而这些话又有士人领袖、太傅袁隗背书,瞬间由假转真。

“愿为盟主前驱。”

“愿为盟主前驱。”

孔伷、王匡等人纷纷下拜。

一时间,气势大振。

而后,在董卓的带领下,各路诸侯开始讨论如何攻破函谷关,事实上,在他们看来,此次进军必能功成。

广陵太守张超,提议兵分两路,一路为主力,从正面攻打函谷关,吸引注意,而一路趁乱渡河奔赴小平津关,那里紧靠邙山,一旦将其攻破,即可长驱直入,顺利抵达雒阳。

坦白来说,如果这个提议能够顺畅的施行下去,进入雒阳,可谓轻松至极。

毕竟函谷关易守难攻,再加上守军兵多将广,并非泛泛之辈,与其在这里死磕,倒不如分兵攻打其它关隘,那里兵力空虚,又没有猛将坐镇,很容易就能攻克。

可惜,这个提议很快被否决了。

董营中尚有擅长望气的能人异士,更何况对面?小伎俩根本使不了。

因而杜克提议直接正面邀战,兵对兵,将对将,不需要任何掩饰,成王败寇,一切凭实力说话。

两个计策。

前一个很难实现,后一个光明正大。

而在座的八路诸侯并非充数之辈,均携精兵良将来此,自然有十成信心,当即同意杜克的提议。

简单、直接、高效。

“如此,该派何人前去关下搦战?”济北相鲍信想夺得头功,当即出列请战:“吾弟鲍忠有万夫不